[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堆肥方法、肥料产品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0841.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俞燕;张倩;张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固体 废弃物 堆肥 方法 肥料 产品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场地建设: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设发酵场地(2),所述发酵场地(2)的地势高于其周围平地(1)的地势,所述发酵场地(2)的地面相对于水平面存在4-7°的倾斜度,所述发酵场地(2)上铺设有钢板和/或草坪砖,所述发酵场地(2)的周围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沟渠(3);
秸秆粉碎:将秸秆粉碎成粒度为3-10cm的秸秆碎料;
基材预混:在所述秸秆碎料中加入豆渣,所述秸秆碎料与所述豆渣的质量比为(5-8):1,搅拌均匀后制得预混料;
洒水湿润:将所述预混料集中堆放,洒水打湿所述预混料至其吸水饱和,得到秸秆湿料;
菌种接种:往所述秸秆湿料中加入发酵菌液,每吨所述秸秆湿料中所述发酵菌液的添加量为2.0-3.0kg,搅拌均匀后制得堆肥料;
建堆发酵:将所述堆肥料堆放至所述发酵场地(2)上形成发酵堆(5),在所述发酵堆(5)的表面覆上盖膜(6),发酵7-10天至堆肥料适于揉搓成泥,即完成堆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设场地的步骤中,所述排水沟渠(3)的一侧连接有一肥水收集池(4),堆肥产生的肥水通过所述排水沟渠(3)汇集于所述肥水收集池(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堆发酵的步骤中,当发酵进行至第3天时,将所述肥水喷洒至所述发酵堆(5)表面,覆上盖膜(6)继续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堆发酵的步骤中,所述发酵堆(5)的长度≤20m、宽度≤4m、高度≤2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堆发酵的步骤中,所述发酵堆(5)的截面呈半椭圆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洒水润湿的步骤中,所述水为提前收集的雨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菌种接种的步骤中,所述发酵菌液由以下组分配制而成:枯草芽孢杆菌3.0-4.5wt%、黄孢原毛平革菌3.5-4.0wt%、酵母菌1.0-2.0wt%、黑曲霉菌1.5-2.0wt%、米曲霉菌3.5-4.0wt%、L-谷氨酸0.01-0.03wt%、萘乙酸0.02-0.05wt%,余量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菌种接种的步骤中,所述发酵菌液由以下组分配制而成:枯草芽孢杆菌4.0wt%、黄孢原毛平革菌3.6wt%、酵母菌1.5wt%、黑曲霉菌1.5wt%、米曲霉菌3.8wt%、L-谷氨酸0.02wt%、萘乙酸0.04wt%,余量为水。
9.一种肥料产品,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堆肥方法制备而得。
10.一种肥料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产品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堆肥方法制备而得,所述肥料产品适用于绿化施工中与土壤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8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