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38269.X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11;A61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26 | 代理人: | 夏燕 | 
| 地址: | 23006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穿戴 心脏外科 术后 恢复 状况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涉及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腕式盖壳和调节式腕带,所述检测腕式盖壳内壁的前端嵌入有人机交互触摸屏,所述检测腕式盖壳外壁前端的四周连接有警示灯,所述调节式腕带位于检测腕式盖壳的后端。该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设置有束线机构,可将线束贯穿入束线机构的内部,以及通过回位弹簧能够有效的将环片沿连接轴杆的外部转动至初始位置,将环片与底环之间构成闭环结构,从而能够有效的限制线束的位置,避免线束之间相互缠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身体健康,体质测试也在各个大城市迅速流行起来。心率是指人体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它是反映心脏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心率值也是衡量体力劳动强度和脑力劳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脉搏波源于心脏搏动并由心脏向外周动脉传播。它所呈现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综合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液特征。心率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是临床常规诊断的生理指标。
现有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佩戴不便,适应范围较窄,不便于随时调节腕带的松紧度,以及装置内部线束容易相互缠绕,导致占据的空间较大,不便于维修,且不能很好的辅助开合,拿取急救药物,并且不能实时测量心率,以及提醒佩戴人员和远程监控人员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佩戴不便,适应范围较窄,不便于随时调节腕带的松紧度,以及装置内部线束容易相互缠绕,导致占据的空间较大,不便于维修,且不能很好的辅助开合,拿取急救药物,并且不能实时测量心率,以及提醒佩戴人员和远程监控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穿戴的心脏外科术后恢复状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腕式盖壳和调节式腕带,所述检测腕式盖壳内壁的前端嵌入有人机交互触摸屏,所述检测腕式盖壳外壁前端的四周连接有警示灯,所述调节式腕带位于检测腕式盖壳的后端,所述人机交互触摸屏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的后端安装有盖环,所述盖环的后端粘接有橡胶环圈,所述盖环的外部连接有束线机构,所述检测腕式盖壳的后端安装有腕式底壳,且腕式底壳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驱动转向机构,所述辅助驱动转向机构的下方安装有急救药槽。
可选的,所述调节式腕带包括橡胶腕带、气囊、连接管、乳胶球、乳胶隔垫、横向气孔和纵向气孔,所述橡胶腕带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且气囊内壁的后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连接有乳胶球,所述橡胶腕带的内壁粘接有乳胶隔垫,且乳胶隔垫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气孔和纵向气孔,并且横向气孔的后端设置有纵向气孔。
可选的,所述橡胶腕带包裹于气囊的外部,且气囊通过连接管与乳胶球相连通,所述橡胶腕带与乳胶隔垫相粘接,且横向气孔和纵向气孔均沿乳胶隔垫的内部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固定底块、底环、回位弹簧、连接轴杆、橡胶隔垫和环片,所述固定底块的内部设置有底环,且底环的端部嵌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杆,所述底环的后端安装有环片,且环片的内壁粘接有橡胶隔垫。
可选的,所述底环通过回位弹簧和连接轴杆与环片构成弹性结构,且环片与橡胶隔垫相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