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8205.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艳;李茂材;屠海涛;李波;王宗友;张建俊;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16/27;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存储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所述数据存储系统的多个节点配置有共识机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物在当前阶段的碳排放余量;
获取所述目标物在所述当前阶段的交易数据;
将所述目标物在当前阶段的碳排放余量和所述目标物在所述当前阶段的交易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节点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整个流程包括至少一个阶段,所述至少一个阶段包括消费者阶段;
消费者自身的碳排放余量等于:UCXO(ind)+(UCXO(G)-UCXO(ave)),其中,UCXO(ind)表示个人碳排放余量额定指标,UCXO(ave)为预设平均余量,UCXO(G)表示所述消费者阶段对应的碳排放余量;当消费者消耗的商品碳排放余量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平均余量时,将所述消费者自身的碳排放余量增加;当所述消费者消耗的商品碳排放余量低于所述预设平均余量时,将所述消费者自身的碳排放余量减少;
消费者在购买不同剩余碳排放余量的商品时,对UCXO(ind)与UCXO(F)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消费者的碳消耗是否超标,以基于超标与否,来对所述消费者的碳排放余量额定指标进行调整,如果所述消费者的碳消耗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超标,则将所述消费者的碳排放余量额定指标提高;其中,UCXO(F)表示所述目标物对应的碳排放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对应阶段的各个环节的交易对方基于交易所提供的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整个流程的碳排放余量指标和所述流程的第一个阶段的碳排放消耗量,得到所述第一个阶段的碳排放余量;
所述第一个阶段的碳排放余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UCXO(A) = UCXO(Req) – CC(A.HP) – CC (A.PL) – CC (A.PA) – CC(A.VE) – CC(A.EN) – CC(A.WA);
其中,UCXO(A)是A阶段的碳排放余量,UCXO(Req)是整个流程碳排放余量指标,CC(A.HP)是所述A阶段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碳排放消耗量,CC(A.PL)是所述A阶段用于生产线的碳排放消耗量,CC(A.PA)是所述A阶段用于包装厂的碳排放消耗量,CC(A.VE)是所述A阶段用于运输车的碳排放消耗量,CC(A.EN)是所述A阶段用于电厂的碳排放消耗量,CC(A.WA)是所述A阶段用于水厂的碳排放消耗量,所述A阶段为所述流程的所述第一个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交易成功后,根据公式基于上一阶段的碳排放余量和所述当前阶段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消耗量,获取所述当前阶段的碳排放余量:
UCXO(B) = UCXO(A) – CC(B.HP) – CC (B.PL) – CC (B.PA) – CC(B.VE) – CC(B.EN) – CC(B.WA);
其中,UCXO(A)是整个流程中A阶段的碳排放余量,UCXO(B)是B阶段的碳排放余量,CC(B.HP)是所述B阶段用于人力的碳排放消耗量,CC(B.PL)是所述B阶段用于生产线的碳排放消耗量,CC(B.PA)是所述B阶段用于包装厂的碳排放消耗量,CC(B.VE)是所述B阶段用于运输车的碳排放消耗量,CC(B.EN)是所述B阶段用于电厂的碳排放消耗量,CC(B.WA)是所述B阶段用于水厂的碳排放消耗量;
其中,所述A阶段为所述B阶段在所述流程中的上一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已存储的数据,生成数据的哈希值;
基于第一节点的私钥对所述哈希值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数据,其中,所述签名数据中包括了第一节点对应阶段中各个环节针对各个生产要素的支出和碳排放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2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