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8052.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和;李航;孙迎兵;刘子健;刘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5/06;B23Q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孙建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离合 制动 气动 切割机 | ||
1.一种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机构、制动机构、动力机构和执行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第三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制动机构连接;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工作室、第二螺纹连接件、第三螺纹连接件、单作用气缸、气缸固定螺栓、摩擦盘固定螺栓和活动摩擦盘,所述工作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螺纹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工作室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工作室内侧壁的中间处设有气缸环形凸台,且所述气缸环形凸台上均布环绕设有多个工作室气道,所述单作用气缸通过气缸固定螺栓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室中,且所述单作用气缸外侧壁与所述工作室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形成工作室气腔,所述活动摩擦盘的第一端通过摩擦盘固定螺钉与所述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制动机构连接,且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外壳、固定摩擦盘、马达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气动马达和大锥齿轮,所述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且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侧面设有轴承座通气孔,所述气动马达设于所述外壳中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气动马达的马达轴的两端均通过输入端轴承支撑于所述外壳中,且所述马达轴的第一端通过固定摩擦盘定位键以及锁紧螺母固定设有所述固定摩擦盘,所述马达轴的第二端通过大锥齿轮键固定设有所述大锥齿轮;
所述执行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且所述执行机构的小锥齿轮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手柄、开关、顶针、卡扣、第一螺纹连接件、密封球、压缩弹簧和密封螺母,所述手柄中设有多条气道,所述开关和卡扣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手柄外侧,且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开关上,所述密封螺母设于所述手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手柄的密封空腔处,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密封螺母的容纳槽中,且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二端设有所述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上侧球面与所述密封空腔的密封面贴合,所述密封球的上端设有所述顶针,且所述顶针的上端与所述开关的下表面贴合,所述手柄的第二端通过轴肩定位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动机构中第三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输出轴、小锥齿轮、定位螺母、第一切割片传动件、第二切割片传动件、垫圈、切割片和防护罩,所述输出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滚针轴承和输出端轴承支撑于所述外壳中,且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小锥齿轮,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切割片的外环侧,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且所述定位螺母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切割片传动件,所述第一切割片传动件上设有垫圈,所述切割片设于所述垫圈与所述第二切割片传动件之间,且所述第二切割片传动件通过切割片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二切割片传动件、切割片以及垫圈压紧,通过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能实现所述切割片的旋转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通入所述控制机构中手柄内的气体能通过所述手柄中的气道、所述工作室气腔以及所述单作用气缸的进气口进入所述单作用气缸的右腔中,且所述单作用气缸能推动所述活动摩擦盘在所述工作室中直线移动,同时进入所述工作室气腔中的气体同步通过所述工作室气道、所述外壳以及所述轴承座通气孔进入所述气动马达中,且所述气动马达能带动所述马达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中的多条气道包括第一气道、密封空腔以及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位于所述手柄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气道通过密封空腔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离合的失气制动式气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室的外侧还设有空心螺栓,且所述空心螺栓与所述单作用气缸的左腔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0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