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定位差速器上轴孔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7664.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贺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定位 差速器 上轴孔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定位差速器上轴孔的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外壳内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载台,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承接部用以将差速器支撑;以及,检测部,其包括旋转台以及设置在旋转台动力输出端上的检测单元;其中,差速器的内壁上周向布置有至少两用于连接齿轮转轴的轴孔,同时,该差速器内部中空并在至少一侧面上形成敞口;检测部设于两承接部之间,检测单元从敞口伸入至差速器内,通过旋转台带动检测单元转动,使得检测单元扫描差速器周向上的轴孔,进而检测轴孔的中心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检测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定位差速器上轴孔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差速器能实现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差速器通过自动调整以使得两输出轴转速不同,发明人在对差速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其中,壳体与行星齿轮垫片,差速器半轴齿轮之间的接触,差速器壳上行星齿轮轴孔与行星齿轮轮轴的间隙配合,半轴齿轮轴颈与壳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应无明显松旷感觉,以避免齿轮间稳定进行传动。而同时,在差速器壳上的轴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齿轮才可适配地啮合,从而避免了齿轮啮合存在间隙,而影响齿轮稳定性,因此,需要检测轴孔的大小和轴孔的位置。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适用于定位差速器上轴孔的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定位差速器上轴孔的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载台,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承接部用以将差速器支撑;以及
检测部,其包括旋转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台动力输出端上的检测单元;
其中,差速器的内壁上周向布置有至少两用于连接齿轮转轴的轴孔,同时,该差速器内部中空并在至少一侧面上形成敞口;
所述检测部设于两所述承接部之间,所述检测单元从敞口伸入至差速器内,通过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检测单元转动,使得所述检测单元扫描差速器周向上的轴孔,进而检测轴孔的中心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承接槽;差速器相对应的两侧向外伸出形成输出端,两输出端分别嵌设在对应所述承接部的承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定位部,其位于一所述承接部的外侧;
其中,对应所述承接部上的承接槽贯穿承接部,所述定位部包括顶推单元,通过所述顶推单元顶推差速器上的输出端,使得差速器压设在另一所述承接部。
优选地,所述顶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有定位块;其中,差速器上轴孔贯穿输出端,当所述顶推单元顶推差速器时,所述定位块伸入至输出端的轴孔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呈锥状,当所述顶推单元顶推差速器时,所述定位块卡紧在差速器上输出端的轴孔内。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通过点激光检测,在所述旋转台的驱动下,所述检测单元转动以形成点圆图像。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所述光源外;同时,所述外罩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光源生成的激光透过所述透光孔汇聚到差速器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承接部的侧面上延伸出侧扩展板,其用以分别承接差速器的主体部及顶推单元。
优选地,所述承接部包括第一承接板及第二承接板;
其中,所述顶推单元靠近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接板一侧,所述第二承接板的侧面上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侧扩展板承接所述顶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7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