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思茅松扦插扩繁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7204.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红燕;杨利华;贾平;李倩;李金才;张建珠;许丽萍;姜远标;童清;李宁华;赵俊波;戴林利;刘庆云;彭家萍;王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17/0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思茅 扦插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思茅松扦插扩繁育苗方法,包括扦插育苗、扦插苗的管理、炼苗和出圃造林四个步骤。本发明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不仅提高了思茅松扦插苗生根率,苗期也无明显的缓苗期,该菌剂富含苗木生长所需养分外,还富含芽孢杆菌,不仅可以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还间接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将生物菌剂和缓释肥配合使用,极大提高了扦插苗成活率,且对思茅松扦插苗苗期及造林后1年促进生长方面有显著作用,应用于生产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对思茅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扦插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思茅松扦插扩繁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是卡西亚松(Pinuskesiya)的地理变种,具有速生、高产脂和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云南省重要的材、脂兼用树种,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地区、景洪市以及红河州的部分县,海拔分布范围主要为700~1800m。
思茅松不仅是重要的商品林来源树种,也是人工林营建面积最大的造林树种。近年来采用无性扦插繁殖的方法培育思茅松苗木供造林用已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重视,在思茅松扦插技术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穗条的选择、处理,扦插基质和环境的选择,微生物肥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率及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等试验等,扦插技术已比较成熟。
但是思茅松造林后有5个月的时间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了造林效果,因此,如何进一步补充思茅松扦插苗苗期壮苗培育以及造林初期生长量的方法,提供思茅松苗扦插苗壮苗培育的新技术措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极大提高扦插苗成活率,且能够提高思茅松造林生长量的思茅松扦插扩繁育苗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思茅松扦插扩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扦插育苗
采用山地红壤为基质,进行扦插育苗,穗条选择采穗母株当年萌发半木质化碎料,将穗条在处理液中浸泡3-5s后扦插入基质中,将穗条周围基质压实并浇透水,扦插完毕后立即在扦插植株上方搭建拱棚,并在拱棚上拱覆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阴网,形成遮阴棚;
(2)扦插苗的管理
穗条扦插后,每天早晨叶面喷施一次清水,20d后每3d叶面喷施一次清水,每7d叶面喷施一次杀菌剂,每15d叶面喷施一次化肥,每30d施用一次微生物菌剂4000倍液,并在出圃前一个月停止施肥;
(3)炼苗
穗条扦插85-95d后打开拱棚两端,通风透气,保持8-12d,然后将拱棚全部揭开,保持18-22d,最后将遮阴棚全部揭开,进入全光照炼苗;
(4)出圃造林
定植造林过程中选择定植株行距为3m×3m,造林后第一年11-12月对造林地全面砍草抚育一次,第二年4-5月、11月进行全面砍草抚育两次,并在4-5月结合松土抚育,每株施复合肥100-200g,第三年思茅松幼林逐步郁闭,4-5月砍草抚育一次即可。
优选的,步骤(1)中进行扦插育苗的育苗容器为无纺布营养袋,规格为10×12cm。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处理液为生物菌剂4000倍液和浓度为1000mg/L的ABT1,穗条分别在生物菌剂4000倍液和浓度为1000mg/L的ABT1中浸泡3-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未经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7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段尿液自动留取装置
- 下一篇:膝关节置换术半月板切除时内侧副韧带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