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译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7035.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蒋林;傅玉祥;武瑞琪;徐瑾;陈辉;何书专;李伟;陈铠;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肖乐愈秋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wimax 协议 qc ldpc 译码器 译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译码方法及系统,基于提出的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利用存储的QC‑LDPC校验矩阵信息,简化了译码器的译码计算复杂度,同时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其中,译码过程采用基于Offset Min‑sum的行分层译码算法作为译码方法,使得硬件兼容性更广、且具备易于实现的优点。通过流水化设计,对校验矩阵信息读取、映射,实现了高效流水LDPC译码;最终可支持IEEE 802.16e通信协议下,1/2码率19种码长的LDPC译码运算;因此本发明具有硬件复杂度低,存储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以及可实现高吞吐率LDPC译码运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译码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QC-LDPC译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DPC码的全称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是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其主要的特点是其校验矩阵的稀疏性,即校验矩阵中“1”的密度很低,并且码长越长,密度越低。LDPC码具有很好的误码性能,其误码性能可以逼近香农极限,近些年来LDPC码的各项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用于通信领域,因此研究性能高、硬件实现简单的LDPC译码器显得尤为重要。
相较于软件实现LDPC编码,硬件实现LDPC译码显得格外复杂,因此早期的LDPC译码实现基本是在软件层面,很难映射到硬件层面。近些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LDPC译码相关算法研究的突破,适用于硬件的LDPC译码算法不断出现,从最初的基于概率的LDPC迭代译码算法、基于对数的LDPC迭代译码算法到之后的最小和min-sum算法,硬件实现LDPC译码器变得越来越容易。
然而,传统的LDPC译码器在硬件实现时过于看重对算法的映射实现,未考虑到LDPC码本身的诸多特性,在具体实现时不仅使用了大量的硬件存储资源,还占据了很多的计算资源,这对硬件实现过程中的布线和时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译码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存储的QC-LDPC校验矩阵信息,简化了译码器的译码计算复杂度,从而节省了硬件计算资源,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Wimax协议的QC-LDPC译码器,该译码器具体包括:译码控制器、存储单元和运算单元模块。其中译码控制器作为连接存储单元和运算单元模块之间的架构,用于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交互。利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校验矩阵信息,可以简化译码器的译码计算复杂度,同时节省硬件计算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可实现方式中,译码控制器,被设置为实现译码运算所需数据的读取、分发、运算以及计算结果的存储,用于控制译码器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包括:运算控制模块、地址生成模块、分发模块。
存储单元,被设置为存储变量节点信息、校验节点信息和校验矩阵信息;该单元根据需求划分为三组数据存储块,第一组数据存储块用于存储所述变量节点信息;第二组数据存储块用于存储校验节点信息;第三组数据存储块用于存储校验矩阵信息。
运算模块,被设置为更新变量节点信息与校验节点信息,进一步包括节点更新单元,所述节点更新单元在译码过程中,采用流水设计实现更新校验节点信息的同时更新变量节点信息。
其中,节点更新单元包括:定点加法器、定点比较器、异或计算模块、以及绝对值计算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802.16标准中QC-LDPC码的校验矩阵,行重6占比2/3,行重7占比1/3,因此该节点运算单元的输入输出的信息个数最大为14,最小为12。定点比较器用于最小值与次小值计算模块,该模块需要从输入的7个或6个变量节点的绝对值中找出最小值与次小值,由基本结构COM2和COM4构成,共包含13个比较器以及20个选择器,计算时分3级流水寻得最小值与次小值,为方便计算,该计算单元设置为8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7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腔体的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