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6917.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苑希民;曾勇红;练继亮;何立新;朱雷;刘业森;王秀杰;张紫畅;田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K9/00;G06K9/32;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凌汛 信息 智能 监测 展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包括凌情信息管理子系统(10)和三维场景展示子系统(20);凌情信息管理子系统分别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101)、凌情信息上报模块(102)、凌情信息管理模块(103)和系统维护模块(104);三维场景展示子系统(20)包括表现层(201)、应用层(202)、服务层(203)、数据访问层(204和数据层(2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1)能够实现多要素信息的实时监测,掌握凌情变化,有效地将标准化堤防、河道及冰凌监测结果展示于三维场景中;2)提高监测技术手段,运用已有技术对冰凌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决策以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防灾领域和计算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凌汛监测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利信息技术,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凌汛监测还停留在水文断面观测和现场巡视等方法,人工观测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凌情信息采集往往难以满足防凌决策需求,不能从全局上直观地反映整个地区的河流及地形信息以支持决策者合理的防汛、防凌调度决策。凌汛影响因素多且复杂,现阶段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凌措施才能减轻或消除凌汛灾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进程,数字水利技术提到了水利发展的重要议程。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S-Remote Sensing)、图形处理、网络通讯(Internet)、数据库(DB-DataBase)管理、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等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获取越来越容易,又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性、连续性等特点,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地面观测信息。随着各种监测手段的提高,各种监测信息更加全面,且需要规范化管理,运用本系统可使防汛部门及时获得大范围河道的封冻情况,发现在封河、开河时期可能出现的险情,并对已出现的险情进行合理评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凌汛监测手段落后、不能从全局上直观地反映整个地区的河流及地形信息以支持决策者合理的防汛、防凌调度决策等问题,采用遥感、数据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河道凌汛信息的实时监测、全局有效管理和展示,为防凌应急减灾提供依据。
本发明利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凌情信息管理子系统10和三维场景展示子系统20;其中:
凌情信息管理子系统分别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101、凌情信息上报模块102、凌情信息管理模块103和系统维护模块104;三维场景展示子系统20包括表现层201、应用层202、服务层203、数据访问层204和数据层2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能够达成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多要素信息的实时监测,掌握凌情变化,有效地将标准化堤防、河道及冰凌监测结果展示于三维场景中,通过凌情信息动态监测、分析与查询实现信息管理,为防凌减灾决策提供支持,减少河流凌汛灾害带来的损失;
2)提高监测技术手段,运用已有技术对冰凌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决策以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实施例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凌汛信息智能监测及展示系统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