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36874.3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微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显示器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上电后,温度修正系数赋值1,关屏标志位flag赋值0;S2:当显示器温度数T≤Tmin,温度修正系数为1,显示器100%画面显示,位于Tmin和Tmid之间且关屏标志位为0时,显示屏100%画面显示,位于Tmid和Tmax之间且关屏标志位为0时,温度修正系数周期性减小0.2,最低减至A%,当T>Tmax,关闭显示屏;S3:当显示器温度数值位于Tmid和Tmax之间时且关屏标志位flag=1,继续关闭显示屏,位于Tmin和Tmid之间且关屏标志位flag=1,温度修正系数为A%,位于Tmin和Tmid之间时且关屏标志位flag=0或T≤Tmin,温度修正系数逐步恢复至1,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根据温度调节显示屏驱动模块来缩小显示器画面显示区域,从而降低显示器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包含不同种类的车载显示器,如电子后视镜,中控显示屏等,驾驶换和乘员可以通过不同的车载显示屏来观看车辆状态,影音娱乐,车外的实时视频情况。由于车辆存在行驶于高温工况情形,此时车载显示器的温度会过高,系统需要有温度控制机制,以防温度过高,造成显示系统的损坏。当前控制策略主要是控制器根据显示器温度来调节显示器的亮度,从而达到降低显示器温度的目的。此降低显示器亮度的方法会让显示屏画面变得暗,让驾驶员无法看清画面实际显示的内容,尤其是当驾驶员需要通过显示器观察车外的实际环境时,非常不利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方法,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器在高温情况下会降低自身的亮度,造成驾驶员无法通过显示屏看清显示器实际显示的画面,无法通过显示器看清车外的实际情况,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显示器显示区域的大小,即保持原始视频画面比例,缩小视野范围,如电子后视镜显示器,或保持视野范围,缩小视频画面比例,而不改变显示器亮的的方法来控制显示器温度的发明或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显示上电后,温度修正系数会赋初值1,关屏标志位flag也会赋初始值0,显示器显示画面的尺寸为显示器最大显示尺寸乘以温度修正系数;
S2:当显示器温度数值T≤Tmin,温度修正系数为1,显示器100%画面显示,当显示器温度数值位于Tmin和Tmid之间且关屏标志位为0时,温度修正系数为1,显示屏100%画面显示,当显示器温度数值位于Tmid和Tmax之间且关屏标志位为0时,控制器根据显示器的实时温度将温度修正系数周期性逐步减小0.2,最低减小至A%,当显示屏温度数值T>Tmax,控制器直接关闭显示屏,并设置关屏标志位flag=1;
S3:当显示器温度数值位于Tmid和Tmax之间时且关屏标志位flag=1,控制器将继续关闭显示屏,数值位于Tmin和Tmid之间时且关屏标志位flag=1,则赋值关屏标志位为0,温度修正系数为A%,当显示器温度数值位于Tmin和Tmid之间时且关屏标志位flag=0,控制器根据显示器的实时温度周期性逐步恢复温度修正系数,直至恢复到1,当显示器温度数值T≤Tmin,控制器将显示器画面显示区域周期性逐步恢复,直至温度修正系数恢复到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基于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方法的一种车载显示器温度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器、显示屏、驱动模块及温度检测模块。
根据不同车载显示器可以设计不同的显示屏温度和显示屏画面显示区域大小的映射关系。控制器获取显示屏温度数据后,会根据显示屏温度和上述映射关系获取此温度下显示屏画面显示的尺寸,然后通过显示屏驱动模块将显示屏画面区域调节到该尺寸,以达到显示器温度与显示器显示画面区域大小的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