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36514.3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龚鹏林;熊爽;朱秀勇;周伟;尹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包括适配器组件和连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包括有适配器筒体,适配器筒体内分设前、后腔,前腔设置有内接筒,在内接筒与适配器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卡爪,后腔设置对接腔,并配置有卡勾,所述的对接腔与内接筒内孔相连通,所述的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筒体,连接头筒体前部与适配器筒体的前腔相配接,连接头筒体的中前部套装有弹性外套,在弹性外套内的连接头筒体外周设置有与适配器卡爪相卡接的卡槽,所述的连接头筒体内孔安设有多芯插芯组件,多芯插芯组件前端与适配器筒体的对接腔相衔接。本发明能实现多根光纤的并行对接,不仅结构设置合理紧凑,防水性能好,而且插拔使用简便,连接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用于多根光纤的并行对接,属于光纤通信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光网络的飞速发展,光纤连接器的应用越益广泛。现有的光纤连接器大都为单芯光纤连接器,其仅能实现一根光纤的对接,不仅连接的效率低,制作成本高,而且在箱体中所占的空间大,难以适应多根光纤同时连接的技术发展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出现有一些多芯光纤连接器,可用于多根光纤的对接,但其结构设置不尽合理和紧凑,使用插接也不够方便。另一方面,现有的光纤连接器大都为室内使用,其防水性能较弱,且插拔时连接器是通过缆来传递的,不是直接作用在连接器的插头上,容易造成光缆变形和损伤。也有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的光纤连接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拧多圈,使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它能实现多根光纤的并行对接,不仅结构设置合理紧凑,而且插拔使用简便,连接可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适配器组件和连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包括有适配器筒体,适配器筒体内分设前、后腔,前腔设置有内接筒,在内接筒与适配器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卡爪,后腔设置对接腔,并配置有卡勾,所述的对接腔与内接筒内孔相连通,所述的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筒体,连接头筒体前部与适配器筒体的前腔相配接,连接头筒体前端外周设置有与适配器前腔内孔相配置的密封圈,连接头筒体的中前部套装有弹性外套,在弹性外套内的连接头筒体外周设置有与适配器卡爪相卡接的卡槽,所述的连接头筒体内孔安设有多芯插芯组件,多芯插芯组件前端与适配器筒体的对接腔相衔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适配器筒体包括前端头和后端头,在前、后端头之间设置有外径较大的止挡轴肩,在前端头外周对应于卡爪设置有弓起的凸台,后端头外周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的内接筒外周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内接筒内孔径向截面为优弧形,所述适配器筒体的内孔为台阶形内孔,前大后小,构成前后腔,后腔设置矩形或腰圆形截面的对接腔,在对接腔的两侧配置有卡勾。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多芯插芯组件为2~24芯插芯组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多芯插芯组件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前部设置密封槽安设有密封圈,与连接头筒体内孔相配置,内套管的前端连接插芯护套,插芯护套内安设多芯插芯和插芯弹簧,内套管的中部套装有缓冲弹簧,内套管的后端设置定位卡槽安设有弹性卡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插芯护套外周为优弧形,与适配器筒体的内接筒内孔相配置,插芯护套的内孔为插芯腔,插芯腔的中部侧向设置有卡接孔,后端与内套管的前端面相接,在内套管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的卡扣,卡扣穿入插芯腔与插芯护套的卡接孔相扣接。
按上述方案,在插芯护套的前端面对应插芯腔上下侧设置护芯凸台。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连接头筒体外周从前至后分别间隔设置密封槽、与卡爪相配置的卡槽、止挡块和弹簧座,密封槽中安设密封圈,在连接头筒体内孔前端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内接筒外周面上设置的导向槽相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