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屏幕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6456.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丰;丁立薇;廖富;闫德松;后红琪;朱召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屏幕 支撑 结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幕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该柔性屏幕支撑结构包括滑移机构和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具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移主体、第二支撑板以及驱动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滑移主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滑出或者滑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该柔性屏幕支撑结构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第二支撑板的升起和降落,在柔性屏幕展开时第二支撑板可以支撑展开的柔性屏幕的屏体,使整个屏幕与底部的支撑结构接触稳定牢固,提高了触摸时的手感,在收纳柔性屏幕后,第二支撑板收容于第一支撑板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屏幕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柔性屏幕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屏幕相较于传统屏幕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传统屏幕,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传统屏幕。基于以上优点,柔性屏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现有终端设备的柔性屏幕一般采用折叠屏结构或者卷曲屏结构进行收纳,折叠屏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屏幕会有折痕,卷曲屏结构在屏幕收起时屏幕被卷成几圈影响屏幕的耐久性。
为了更好地保护柔性屏幕,在终端设备中,技术人员开发出了兼顾屏体收纳及屏体保护的滑移屏结构,柔性屏幕随着滑移结构平移而打开扩大,不同于卷曲屏和折叠屏结构,滑移屏没有将屏幕进行卷曲和折叠,这样能够有效保护屏体,提升屏体的耐久性,然而随着滑移屏终端的伸展打开,屏幕扩大部分无法提供一个平整的平面以整面支撑柔性屏幕,影响触控手感、屏幕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幕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滑移屏结构的柔性屏幕扩大部分无法提供一个平整的平面以整面支撑柔性屏幕,影响触控手感、屏幕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滑移屏的柔性屏幕扩大部分无法提供一个平整的平面以整面支撑柔性屏幕,影响触控手感、屏幕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屏幕支撑结构,包括滑移机构和主体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幕的第一支撑板和用于收容所述滑移机构的第一收容空间;
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移主体、用于支撑柔性屏幕的第二支撑板以及驱动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滑移主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滑出或者滑入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在所述滑移主体朝向滑出方向滑动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升,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升起到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的位置;所述驱动结构还用于在所述滑移主体朝向滑入方向滑动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下降,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为磁性板,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磁吸件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磁吸件磁极的切换结构,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切换结构用于在所述滑移主体朝向滑出方向滑动过程中切换所述磁吸件的磁极,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后,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具有排斥力,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升起到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的位置;所述切换结构还用于在所述滑移主体朝向滑入方向滑动过程中切换所述磁吸件的磁极,以使得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具有磁吸力,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下降,将所述第二支撑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为磁铁,所述磁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磁铁沿所述滑移主体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切换结构包括齿条、齿轮和同步带,相邻两个所述磁铁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于最靠近所述主体机构的所述磁铁上,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主体机构上,其中,所述滑移主体滑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带动最靠近所述主体机构的所述磁铁和所述同步带转动,最靠近所述主体机构的所述磁铁经由所述同步带带动其他所述磁铁旋转以使得所述磁铁的磁极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