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及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5779.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特;汪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维特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B01D29/03;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生态环境 治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对需要处理的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且收集垃圾分布较为集中的河面的宽度、河水流速和当地的天气情况,并通过对天气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进行河面生态环境处理的日期;
S2:清洁人员将治理设备中的垃圾回收船(1)和导引小船(3)开到河面上,使两条导引小船(3)位于垃圾回收船(1)的前方,根据河面宽度调整导引小船(3)之间的间距,导引小船(3)和垃圾回收船(1)同时启动,且导引小船(3)的船速快于垃圾回收船(1)的船速,此时导引小船(3)与垃圾回收船(1)的之间的一号绳(31)绷紧,并且垃圾回收船(1)前方的两条一号绳(31)构成了V形,并对位于导引小船(3)之间的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发挥导引作用,使得漂浮的垃圾向靠近垃圾回收船(1)的方向移动;
S3:启动垃圾回收船(1)上的垃圾传送带(13),使垃圾传送带(13)端部伸出水中,漂浮垃圾被带上转动的垃圾传送带(13)上并随着垃圾传送带(13)移动,当垃圾随着垃圾传送带(13)通过引导槽(14)的最高点后,随着垃圾移动到垃圾传送带(13)端部,垃圾从垃圾传送带(13)上脱落并在斜面作用下滑落至垃圾回收筒(2)内部,从而保证垃圾得到有效回收;
S4:在垃圾处理结束后,将垃圾回收筒(2)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送往工厂进行回收利用,充分回收可利用的资源;而不可回收的垃圾在经过晾晒消毒后送往垃圾处理站进行销毁处理。
2.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设备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的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所述治理设备包括垃圾回收船(1)、垃圾回收筒(2)和导引小船(3),所述垃圾回收船(1)包括船体(11)、引导板(12)、垃圾传送带(13)和引导槽(14),所述船体(11)上方设有引导槽(14),所述引导槽(14)底部表面为倒V形,且引导槽(14)内安装有垃圾传送带(13),所述垃圾传送带(13)一端穿过船体(11)头部并插入河水中,另一端越过引导槽(14)内表面的最高点,且垃圾传送带(13)在引导槽(14)内部倾斜设置;所述船体(11)尾部设有固定槽(111),所述固定槽(111)内嵌有垃圾回收筒(2),所述垃圾回收筒(2)顶部开口正对引导槽(14)上靠近船体(11)尾部的端部;所述引导槽(14)上靠近船体(11)头部的端部对称安装有引导板(12),所述引导板(12)与引导槽(14)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引导板(12)底部伸出河水中,且引导板(12)远离船体(11)的端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一对所述导引小船(3)对称分布在船体(11)的前方,且每个所述导引小船(3)均通过一号绳(31)与相对应的引导板(12)端部相连,所述一号绳(31)与河水水面相接触,且一号绳(31)上均匀固连有多个浮筒(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32)侧壁上靠近所述船体(11)中轴线的部位设有一号腔(321),所述一号腔(321)侧壁均匀设有一号孔(322),所述一号孔(322)端部指向靠近船体(11)中轴线的方向;所述导引小船(3)上设有一号管(33),所述一号管(33)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依次贯穿对应的一号绳(31)上的浮筒(32),且一号管(33)上与一号腔(321)相对应的部位设有二号孔(331),所述二号孔(331)与一号腔(321)内部相通,且一号管(33)上位于导引小船(3)内部的部位固连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孔(322)上嵌套有二号管(34),所述二号管(34)为弹性管,且二号管(34)一端与一号腔(321)内部相通,另一端伸出一号孔(322)并插入河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生态环境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筒(2)为EVA材质,所述垃圾回收筒(2)侧壁外表面固连有固定环(21),所述船体(11)尾部表面通过弹性绳(112)固连有一号钩(113),所述固定环(21)与一号钩(113)相结合;所述垃圾回收筒(2)截面为圆形,固定槽(111)内表面为弧形,所述垃圾回收筒(2)底部固连有防沉气囊(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维特,未经孟维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57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