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加热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33463.9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邓矛;晁君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加热 分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含油污泥加热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分离器和循环输送管路,加热分离器整体呈上粗下细的圆筒状,由下部的细圆筒、中部的锥筒和上部的粗圆筒组成,锥筒的小端与细圆筒相连,锥筒的大端与粗圆筒相连;细圆筒底部设有加热器和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加热器上方;在锥筒上靠近细圆筒处设有污泥出口,粗圆筒顶部设有分离出口;循环输送管路的上端连接分离出口,下端连接进料口,循环输送管路上设有污泥入口,在污泥入口上游的循环输送管路上设有加压机;所述锥筒处设置缩径挡板,缩径挡板位于细圆筒和锥筒的连接处,缩径挡板为上小下大两端敞口的圆锥形,大端直径同细圆筒直径一致;所述粗圆筒内分离出口下方设置有分离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挡板的小端直径为大端直径的0.3~0.8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挡板上方设置导向板,导向板呈倒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距离缩径挡板为0.3~3倍缩径挡板小端直径,导向板长度为0.5~2倍缩径挡板小端直径,导向板锥角为30~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圆筒底部设置进料分布器,进料分布器位于加热器上方并与进料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布器为环形圆管,圆形环管管壁下部开一排或两排或多排分布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圆筒内进料分布器上方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再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布器上方的细圆筒内设置有分配盘,分配盘为圆板,板上按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或环形方式均匀分布分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盘的分配孔上安装分布管,分布管为两端敞口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加热器下方、进料分布器上方的细圆筒内设置有分配盘,分配盘为圆板,板上按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或环形方式均匀分布分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盘的分配孔上安装分布管,分布管为两端敞口圆管。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布器上方的细圆筒内设置有分配盘,分配盘采用间距相等的V形丝网平铺在细圆筒截面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入口下游的循环输送管路上设置有预加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入口下游的循环输送管路上设置有预加热器。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油污泥加热分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污泥入口向加热分离器内引入传热输送助剂,启动加压机,传热输送助剂在加热分离器及循环输送管路组成的系统内循环流动;
2)启动加热器,传热输送助剂在加热分离器及循环输送管路组成的系统内循环流动中进行加热;
3)通过温度计测温测得传热输送助剂达到400~450℃时,从污泥入口将含油污泥引入循环输送管路,含油污泥在传热输送助剂的携带下从进料口进入细圆筒,经加热器加热后向上运动,在粗圆筒内自由沉降并从污泥出口离开加热分离器进入后续的处理过程,分离出的传热输送助剂则从分离出口进入循环输送管路;
4)通过温度计测得污泥出口处含油污泥的温度,若污泥出口处含油污泥的温度小于350℃时,可通过调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或通过设置的再加热器对含油污泥进一步加热,直至污泥出口处含油污泥的温度高于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34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