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944.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浩力;刘桂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浩力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E21B19/14;E21B19/10;F16N7/30;F16N7/38;F16N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油管 自动 吊装 作业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架、存料箱和井架,活动架上转动安装有气动夹具,底座上安装有导向块,固定板顶端侧壁上安装有辅助缓冲定位机构,井架上安装有单向定位压紧机构,固定板上安装有夹紧缓速机构,固定板和底座之间安装有辅助润滑机构。本发明通过斜设电机驱动气动夹具进行倾斜移动,配合导向块实现气动夹具在夹设以及运输的角度调节,实现了夹取运输的一体化;管件摆到井架上方时由单向定位压紧机构进行单向限位,再由定位板和两个压板进行固定,实现管件的快速定位,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管件撞击活塞杆将存油管中的润滑油压出,喷在管件连接处,从而提高管件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专用设备,施工现场要求高度协调联动,因设备操作人员多且不容易统一管理,造成安全事故隐患。比如油管的吊装环节,从油管码放、起重运输、下管输送直到吊装下井,需要起重机、管杆输送、吊装设备等协调配合,目前油管在吊装过程中易发生姿态变化,对井架绷绳造成威胁,同时也不方便下管输送;吊装下井时,油管端部和修井机架的吊装头结合部位缺乏有效衔接,需要人工固定,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838341U)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由于该自动吊装作业平台包括相互连贯作业的油管储存箱,塔吊式机械手,管杆输送机以及修井机架等设备,并通过PLC控制器统一调控上述设备,从而整合了油管码放、起重运输、下管输送直到吊装下井一系列施工环节,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作业现场整洁有序;采用油管储存箱统一盛放、运输油管,避免油污破坏现场环境,同时储存箱两端设置蒸汽管进口和油污排放口,便于油杆密封清洗,油污统一回收,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塔吊式机械手的回转平台内设置第一角度传感器,回转支承内设置第二角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内包括用于接受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反馈信号的比较器,在杆式机械手抓取油管后,回转平台和回转支承同步逆向转动,保证油管相对静止,吊装过程安全平稳。
在实施上述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存在着一下一些问题:
1、通过塔吊机械手以及管杆输送机等设备确实提高了施工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但是这些的设备的占地面积会较大,同时施工成本也会增大,其次这些设备完成自动化运输需要较多的传感器作为支撑,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其次采用塔吊和输送机的运输方式使得夹取和运输需要分开逐步进行,从而导致整体施工效率较低。
2、管件输送到井架处仍然需要人工拉着吊装头将管件夹紧,同时采用钢索绳和滑轮的方式来实现升降也不够稳定,吊装头与管件仍会不断的摆动,依旧需要人工来控制其运动方向,从而导致其安装效率依旧比较低。
3、在管件进行安装时,有时会因为管件之间的螺纹摩擦力较大而出现不易安装或者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此,提出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通过倾斜设置电机来使得实现夹具进行倾斜移动,配合导向块使得夹具可以进行角度调整完成横向夹取;利用辅助缓冲定位机构和单向定位压紧机构来实现管件在安装时得到快速定位和固定;通过管件在运输时摆动的冲击力来驱动存油管进行喷油,对安装接口处进行润滑,以此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井油管自动吊装作业平台,包括底座、安装架、存料箱和井架,所述安装架上倾斜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架侧壁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杆,所述活动架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活动架上转动安装有气动夹具,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引导面,且引导面包括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底座上设有置物台,所述井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侧壁上安装有辅助缓冲定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浩力,未经秦浩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