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数据结构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809.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张衡;白秀佳;王铮;侯言凯;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数据 结构性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结构性分析方法,首先,准备好矢量数据或矢量地图,然后,构架一个与地图等大小的格网,选取好适当的格网密度或分辨率,依据范围则可以算出格网的行列数,根据地图上的点、线、多边形相对这个格网的配置及其属性来确定每一个项元的数值,用矢量数据结构可进行以下工作:1、建立空间数据的表象结构,如土壤区域、土地利用单元等多边形数据;2、进行网络分析,如电话网、交通运输网、城市管线网分析等;3、和矢量显示设备结合进行高质量线规划绘图,由于栅格数据结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所表示的实体位置很容易隐含在网络文件的存储结构中,在栅格数据中,点实体可表示为一个像元,线实体可表示为在一定方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像元集合,面实体表示成聚集在一起的相邻像元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间数据结构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维数据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数量的增长,空间数据管理的研究成了当前的热点,空间分析的具体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水污染监测、城市规划与管理、地震灾害和损失估计、洪水灾害分析、矿产资源评价、道路交通管理、地形地貌分析、医疗卫生、军事领域和图像检索等。
GIS 虽然具有管理地理信息和处理图形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但随着GIS应用的深入,对于GIS数据库的数据应该基于怎样的结构来进行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间数据结构性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间数据结构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准备好矢量数据或矢量地图;
S2:然后,构架一个与地图等大小的格网,选取好适当的格网密度或分辨率,依据范围则可以算出格网的行列数;
S3:根据地图上的点、线、多边形相对这个格网的配置及其属性来确定每一个项元的数值;
S4:用矢量数据结构可进行以下工作:1、建立空间数据的表象结构,如土壤区域、土地利用单元等多边形数据;2、进行网络分析,如电话网、交通运输网、城市管线网分析等;3、和矢量显示设备结合进行高质量线规划绘图;
S5:通过栅格数据结构将地理实体以像元形式表示和存储;
S6:将栅格格式可向矢量格式转换、判断矢量表示的边界弧段数据与原图上各多边形的空间关系,以完成完整的拓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属性数据的联系即拓扑关系生成;
S7:空间数据发布分析。
优选的,矢量数据结构具有位置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它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许多分析操作(如叠置分析等)用矢量数据结构难于实现,但它的数据表达精度较高,数据存储盘小,输出图形美观且工作效率较高。
优选的,由于栅格数据结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所表示的实体位置很容易隐含在网络文件的存储结构中,在栅格数据中,点实体可表示为一个像元,线实体可表示为在--定方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像元集合,面实体表示成聚集在一起的相邻像元的组合。
优选的,由于搜索是逐个栅格进行的,必须去除由此造成的多余,权记录,以减少数据冗余,因此需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搜索结果后,需采用一定的插补算法进行光滑处理曲线,由于栅格精度的限制可能不够圆滑,常用的算法有线性选代法、分段3次多项式插值法等。
优选的,空间数据发布分析主要包括:空间分布参数的描述,如分布密度和均值、分布中心、离散度等;空间分布检验,以确定分布类型;空间聚类分析,反映分布的多中心特征并确定这些中心;趋势面分析,反映现象的空间分布趋势;空间聚合与分解,反映空间对比与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