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回收骨料筛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2358.3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烨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07B7/00;B07B11/00;B07B11/06;B07B11/0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 |
地址: | 6117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回收 骨料 筛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回收骨料筛分装置,包括机架,初级传送带的出料端与筛分腔体的入料口对应,在筛分腔体中设有筛分筒,在筛分筒内转动设置有筛分辊,吸气腔体内依次设有多个吸气管,沿筛分辊径向在其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拨叉,且相邻的两个拨叉之间均开有透气孔,在筛分筒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呈弧形且端面开放的排气腔体,排料口设置在两个排气腔体之间,且排气腔体的开放端通过滤网完全封闭,在每一个排气腔体内均设有多个排气管。本发明能够对再生骨料进行筛分除尘处理,防止骨料在转运时对周边造成粉尘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骨料筛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回收骨料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是指:由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后形成不同规格的物料,其透水性好,遇水不冻涨,不收缩,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合成再生混凝土。在对再生骨料进行生产时,成型的骨料中夹杂有大量的碎屑颗粒以及粉尘,无法直接投入使用,即无法满足混凝土的制备要求,且随多级传送带的输送,进而导致整个骨料处理环境布满扬尘,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正常操作造成干扰,还会导致处理设备上粘附较多的粉尘,影响处理设备的散热功能,且在露天施工时四处逸散的粉尘还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不符合当下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回收骨料筛分装置,对成型的骨料进行气流筛分,确保夹杂在骨料中粉尘完全被筛除,以方便再生混凝土制备时直接使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回收骨料筛分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依次设有初级传送带以及筛分腔体,筛分腔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入料口与出料口,初级传送带的出料端与筛分腔体的入料口对应,在所述筛分腔体中设有筛分筒,筛分筒的进料口与入料口连通,筛分筒的排料口与出料口连通;在所述筛分筒内转动设置有筛分辊,且沿筛分辊的周向在其内部上开有吸气腔体,吸气腔体内依次设有多个轴线与筛分辊轴线平行的吸气管,沿筛分辊径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拨叉,且相邻的两个拨叉之间均开有与呈环形的吸气腔体连通的透气孔,在筛分筒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呈弧形且端面开放的排气腔体,两个排气腔体沿筛分辊的轴线对称分布,排料口设置在两个排气腔体之间,且排气腔体的开放端通过滤网完全封闭,在每一个排气腔体内均设有多个排气管。
针对目前成型的建筑垃圾骨料输送时产生大量悬浮粉尘,本发明设计出一种筛分装置,在进行骨料除尘筛分时,排气管中喷射出的气流对筛分筒内的骨料进行筛选,夹杂在骨料中的粉尘通过透气孔后被吸附至吸气管内,进而保证在骨料输送时无扬尘,避免对周边造成粉尘污染。具体操作时:成型的骨料通过初级传送带进入至进料口后移动至筛分筒内,而筛分筒内的排气管、吸气管以及与之连接的抽排风机均已开启,即排气管开始在筛分筒内排出高速气体,排出的气体形成多股气流直接喷向筛分辊的外壁,而筛分辊上的多个吸气管则开始对排气管外排的气体进行抽吸,此时两个排气腔体内的排气管在筛分筒内形成两个气幕,由入料口内转移至筛分筒内的骨料会直接掠过两个气幕,而夹杂在成型的骨料中的粉尘以及尺寸极小的颗粒会经过透气孔进入至吸气管内,然后再由吸气管集中外排至筛分筒外,最后由吸尘布袋等现有的吸尘设备统一收集处理,最终由筛分筒的排料口排出至出料口处,方便堆积或是转运,即最终成型的骨料中不会存在粉尘,避免在后续的多级传送或是运输过程中造成粉尘污染,确保成型骨料能够直接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HDC耳机测试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用户轨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