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056.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金良专;涂泉;沈开波;潘林;游晓君;董继航;郑忠俊;杨晨;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3/8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索收压 成型 装置 | ||
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包括基座、工作轴、压型手柄、型槽、弹簧衬套、工作压块、弹簧以及定位座工作时,将待收压的零件置于定位座上,向下压动压型手柄,所述压型手柄推动所述工作轴在所述基座中进行垂直运动,带动工作轴下端的工作压块挤压位于定位座上的待收压的零件,完成收压后,松开压型手柄,工作轴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本发明使用预成型与终成型不同的压块,可先将导电索接头预处理为符合要求的U型结构,再通过设有导向槽的终成型压块对其进行对称收压,其成型的导电索连接牢靠,外观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解决导电索接头尺寸小,成型困难技术难题,同时,该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该工艺的操作难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产品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索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上,其作用是为发动机工作部位提供电源,常用的导电索接头所用材料为T2,未收压前结构如图5所示,按设计要求,需要先将接头按一定尺寸叠成直角U型形状(预成型收压),即如图6所示形状,再将导电带装在成型后U型结构接头上,再对接头进行收压(终成型收压),最终形成图7的结构,收压后通过氧-乙炔钎焊方式将零件连接。导电带宽度一般为4mm,接头收压前尺寸约12mm,所以两端要求在距边际4mm处进行90°直角弯进行预收压成型处理,因零件尺寸过小,操作极其不便,按照常规加工方式进行收压后外观质量差,且不易成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包括基座、工作轴、压型手柄、型槽、弹簧衬套、工作压块、弹簧以及定位座,所述基座呈竖直板状,下部向内设有凹口,所述定位座固定安装于凹口下端面上;所述型槽设置于工作压块上端面,型槽的宽度与待收压的导电索的导电带宽度相适应,型槽深度与待收压的导电索的导电带与接头的收压厚度相适应;所述基座设有将凹口与基座上端垂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工作轴通过安装孔从基座上端穿入并进入凹口中,所述工作轴可在所述基座中进行上下垂直往复运动;所述压型手柄一端与基座上端铰接,另一端悬空,所述压型手柄的中部与所述工作轴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压型手柄向基座下压时,绕基座上端铰接处进行旋转,可推动工作轴垂直向下运动;所述弹簧衬套设置于将凹口与基座上端垂直连通的安装孔中,并与基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轴穿过弹簧衬套;所述基座中部横向开有方形槽孔,所述方形槽孔横向穿过将凹口与基座上端垂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弹簧被工作轴穿过后压紧安装于方形槽孔中,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工作轴上,弹簧的下端顶于方形槽孔的下端面,为工作轴提供下压后的回复力;所述工作压块连接于工作轴下端,与定位座垂直相对于凹口中,所述工作轴下压时可带动工作压块下压于定位座上;工作时,将待收压的零件置于定位座上,向下压动压型手柄,所述压型手柄推动所述工作轴在所述基座中进行垂直运动,带动工作轴下端的工作压块挤压位于定位座上的待收压的零件,完成收压后,松开压型手柄,工作轴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压块为预成型压块与终成型压块两种,进行预成型收压时,所述工作压块为预成型压块,所述预成型压块底部设有与型槽宽度相适应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大于待收压导电索的导电带宽度;进行终成型收压时,所述工作压块为终成型压块,所述终成型压块从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三角状,可引导导电接头向内进行收压。
进一步的,还包括销轴,所述压型手柄通过销轴铰接与基座上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圆柱销,所述基座横向开有垂直于基座底部的销槽,所述圆柱销横向穿过销槽后插入工作轴中,可随工作轴在销槽中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工作压块设有横向销孔,所述工作轴下端插入工作压块内并与工作压块设置的横向销孔相交,连接销通过插入工作压块设置的横向销孔进入工作轴下端,将工作压块与工作轴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原材料表面固态杂质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