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薄垫片内孔的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051.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刘泽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垫片 夹具 | ||
一种用于加工薄垫片内孔的夹具,包括支撑体与压套;所述支撑体为凸台结构,包括车床连接部与外圆柱部,外圆柱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圆柱部内设有沉孔,该沉孔的直径与待加工薄垫片的外圆直径相适应;所述压套为环形筒结构,包括螺纹连接部与凸台部,所述螺纹连接部的内壁设有与支撑体外圆柱部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凸台部从压套向螺纹连接部呈圆环状凸起,所述凸台部的内径大于待加工薄垫片的内孔直径。本发明将多个需要进行内孔精加工的薄垫片进行同步装夹,可在车床上进行同步加工,加工效率高,同时避免了单个薄垫片加工时因装夹受力的变形问题,保证了加工质量,夹具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可在类似零件的加工中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薄垫片内孔的夹具。
背景技术
当前,航空发动机上使用了大量的薄垫片类零件,此类薄垫片零件所需数量大、组别多;同时该零件的厚度非常薄,用于航空发动机上时,精度要求很高,往往需要对其内孔进行二次精加工,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种薄垫片的内孔通常采用单件常规方法加工,零件装夹后容易变形,精度差,质量难以达到使用需求,同时,进行单片薄垫片加工时,需一件件零件进行装夹,操作过程复杂,加工效率低下。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专用于薄垫片内孔的的夹具,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薄垫片内孔的夹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加工薄垫片内孔的夹具,包括支撑体与压套;所述支撑体为凸台结构,包括车床连接部与外圆柱部,外圆柱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圆柱部内设有沉孔,该沉孔的直径与待加工薄垫片的外圆直径相适应;所述压套为环形筒结构,包括螺纹连接部与凸台部,所述螺纹连接部的内壁设有与支撑体外圆柱部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凸台部从压套向螺纹连接部呈圆环状凸起,所述凸台部的内径大于待加工薄垫片的内孔直径;使用时,将多个待加工薄垫片叠放与支撑体的沉孔中,旋紧压套使凸台部顶于末端的待加工薄垫片上,随后将车床连接部装夹于车床上,使用车刀从凸台部进入支撑体内,对装夹于其中的待加工薄垫片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沉孔的轴心与支撑体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车床连接部为标准莫氏锥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床连接部为4号标准莫氏锥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压套外壁上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键槽。
进一步的,所述键槽为四条。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待加工薄垫片装夹进沉孔时,末端的待加工薄垫片两端面一端位于沉孔内,一端位于沉孔外。
进一步的,所述沉孔为台阶形沉孔,所述台阶形沉孔的内孔直径大于待加工薄垫片的内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将多个需要进行内孔精加工的薄垫片进行同步装夹,可在车床上进行同步加工,加工效率高,同时避免了单个薄垫片加工时因装夹受力的变形问题,保证了加工质量,夹具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可在类似零件的加工中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压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压套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体,11-车床连接部,12-外圆柱部,13-沉孔,2-待加工薄垫片,3-压套,31-螺纹连接部,32-凸台部,33-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