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2015.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斌;付波;孙浩;潘涛;俞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井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B5/32;G06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双向 承载 龙骨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包括两个相垂直方向布置的主次桁架,均包括桁架上下弦型材和桁架斜腹杆;桁架上下弦型材间通过W型桁架斜腹杆连接;主平面桁架和次平面桁架再双向垂直交叉布置形成桁架网格;采用钢材材料,先获得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三项刚度;然后将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看作为正交各向异性板,处理获得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板最大挠度;将板最大挠度和第一、第二预设挠度阈值进行比较进而调控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变形。本发明工业化程度高,材料标准化,产品应用范围广,降低成本,解决了双向承载桁架的挠度控制问题,解决了工程效率问题,实现了双向异性的挠度计算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双向承载桁架,具体涉及一种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变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各类板式构件为了具备一定的面外抗弯承载能力,多数需要通过金属线材与粘结材料组合形成(比如钢筋混凝土楼板等)或设置各类龙骨形成(比如轻钢龙骨与覆面板组合形成的墙体等),此类板式构件的加工及成型都比较复杂。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中,需要通过混凝土的握裹力将钢筋与混凝土连接为组合构件,形成具备抗弯能力的板式构件,用来承担外部荷载。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中,钢筋本身没有很好的抗弯能力,在混凝土没有达到强度之前,不能提供承载能力,施工阶段需要设置模板系统用以浇捣楼板混凝土,施工工序较复杂。
在其它带龙骨的板式构件中,龙骨多采用C型、I型、□型或Z型的薄壁杆件,此类龙骨多为单向受力,不易实现双向承载,受力性能差,造价较高。
另外在主体结构施工及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系统在施工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竖向挠度,过大的挠度对于施工阶段的安全性和楼板混凝土的平整性会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模板系统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型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变形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建模得到分析结果的技术难题,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接近,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对于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均采用钢材材料:
1)首先采用以下公式处理获得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三项刚度D1、D2和D3:
式中:
E——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所采用钢材的弹性模量;
A1——主桁架的桁架上弦型材和桁架下弦型材的截面面积;
h1——主桁架高度;
a1——主平面桁架中相邻两个主桁架之间的间距;
D1、D2和D3——桁架的第一项刚度、第二项刚度、第三项刚度;
A2——次桁架的桁架上弦型材和桁架下弦型材的截面面积;
h2——次桁架高度;
a2——次平面桁架中相邻两个次桁架之间的间距;
2)然后将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看作为正交各向异性板,按照以下两种情况分别处理获得板式双向承载龙骨架的板最大挠度w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井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井格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