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004.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楼板 顶棚 抹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抹灰领域,尤其是一种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包括手柄和支撑架,还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滑杆,第一卡板上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内部贯穿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第二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导向管连接,滑杆的下部设置有齿条;支撑架置于第一卡板的下方,支撑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二卡板的一侧设置有通料层,通料层与第二卡板上的存料腔连通,通料层上设置有出料口;导向管通过握杆与手柄连接,握杆上分别设置有物料泵和储料箱,物料泵一端与存料腔连通,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本发明取代了反复蘸料的操作,能够实现对阴角的均匀涂抹,同时在保证涂抹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抹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抹灰领域,尤其是一种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一般抹灰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墙面垂直度与平整度,打饼冲筋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施工方法。
但是对于墙面阴角抹灰施工,为保证阴角方正,角线顺直,传统做法仅局限于在冲筋抹灰墙面底灰阴角上,利用2m长铝合金靠尺上下拉擦,形成阴角,质量无法得到可靠保证。在墙面一般抹灰施工前,均需要进行打饼冲筋处理,饼厚及位置决定了一般抹灰层厚度及冲筋位置。冲筋间隔一般在1~2m之间,到底到顶,但对于靠近阴阳角位置第一道筋离墙边距离仅凭经验与个人习惯确定。现在,有人专门设计了阴角抹灰设备,但是为了保证施工的精确性,这些设备往往需要采用结构强度较高的钢材板,以防止抹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进而导致抹灰过程出现偏差,这样的阴角抹灰设备的重量较大,实际使用时,施工人员往往无法便利的进行操作,甚至由于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来操作阴角抹灰设备,而无法集中精力进行阴角抹灰操作,反而使得阴角抹灰效果不理想。而且在抹灰的时候,如果抹灰面不平整,会影响抹灰的平整,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来解决阴角抹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方便操作,能够保证墙面平整度的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楼板顶棚阴角抹灰装置,包括手柄和支撑架,还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滑杆,第一卡板上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内部贯穿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第二卡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导向管连接,滑杆的下部设置有齿条;支撑架置于第一卡板的下方,支撑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二卡板的一侧设置有通料层,通料层与第二卡板上的存料腔连通,通料层上设置有出料口;导向管通过握杆与手柄连接,握杆上分别设置有物料泵和储料箱,物料泵一端与存料腔连通,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通过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与墙面更加贴合,使得形成的阴角抹灰更加平整,通过电机的驱动,结合齿轮与齿条配合,从而可以使第二卡板对墙面进行磨平,为抹灰打好基础,通过物料泵可以从通料层对顶棚阴角位置进行涂料,利用第二卡板的刮动实现对阴角的均匀涂抹,进而提高了抹灰效率,而且本装置为手持式,方便操作,也取代了反复蘸料的操作,避免对物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第一卡板为L型结构,第一卡板横向段a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层。
第二卡板为L型结构,第二卡板的竖直段b内部的中空结构作为存料腔,竖直段b的左侧设置有与存料腔连通的通料层,通料层的后侧设置出料口。
出料口为在通料层后侧板上开设的通槽。
出料口为在通料层后侧板上均匀设置的通孔。
滑杆的右端通过设置的凹槽滑杆上部和滑杆下部,弹簧套装在滑杆上部,且弹簧的左端与导向管固定,右端与滑杆上部的右端头固定;滑杆下部的底面上安装有齿条。
齿轮为一半带齿一半为圆弧的不完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超快恢复整流二极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电索收压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