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1766.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雷辉;赵启;高鹏程;黄登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10;C21C7/068;C22C38/02;C22C38/04;C22C3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铝钢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钢水洁净度、耗时短的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如下步骤:转炉冶炼‑小平台‑RH处理‑连铸;所述转炉冶炼入炉铁水中S≤0.015%;所述RH处理出站控制Als含量:0.03~0.06%,出站C含量:0.01~0.05%,出站Mn含量:0.15~0.25%。本发明方法可降低转炉终点O含量至300~500ppm,转炉出钢温度降至1600~1650℃,并能减少脱氧产物等形成的夹杂物,提高低碳铝钢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冶炼低碳铝钢的方法包括:转炉冶炼→小平台→LF→连铸,该方法存在一些缺陷:转炉终点控制难度大、工艺路线长、转炉过程温度高(转炉终点[C]:0.04~0.06%、[O]400~800PPM,出钢温度:1650~1710℃),钢水洁净度较差,品种质量保障能力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钢水洁净度、耗时短的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小平台-RH处理-连铸;所述转炉冶炼入炉铁水中S≤0.015%;所述RH处理出站控制Als含量:0.03~0.06%,出站C含量:0.01~0.05%,出站Mn含量:0.15~0.25%。
其中,上述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转炉冶炼,转炉冶炼终点控制C含量:0.04~0.10%,[O]300~500ppm;出钢温度:1600~1650℃。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冶炼过程,向转炉内加入高碳锰铁,使锰含量控制为0.10~0.20%进行脱氧合金化。
进一步地,所述转炉冶炼,出钢时加入0.2-5.0kg/吨钢调渣剂。
其中,上述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中,小平台采用底吹氩气通即送钢:氩气流量为300~600NL/min。
其中,上述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RH处理,气体流量分阶段控制为0~5min为1000Nl/min,5min后为1400Nl/min,脱氧合金化后1200Nl/min;分阶段控制0~5min为150~200mbar,5min后100mbar。
进一步地,所述RH处理,RH进站气体流量控制为1000Nl/min,根据进站温度,在真空度达到200mbar时进行铝加热调整温度,目标出站温度1585~1600℃。
进一步地,RH真空脱碳处理时间5min后,根据氧活度加入碳粉脱氧,碳粉加入后定氧,依次进行Als、C、Mn成分调整,目标:出站Als:0.03~0.06%,出站C:0.01~0.05%,出站Mn:0.15~0.25%;RH处理到5min时加入Mn合金,加完后循环3~5min,钢水破空出站。
进一步地,RH处理工序时间<30min。
其中,上述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中,所述低碳铝钢的成分为:C0.01~0.10,Si≤0.03%,Mn0.15~0.30,P≤0.02%,S≤0.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RH处理进行优化,通过低碳铝系列及深冲系列钢转炉终点C、O含量,以及RH处理过程中的真空度和气体流量控制,缩短了整个RH处理的时间,提高了RH处理的作业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产控制水平和冶金效果。本发明方法可降低转炉终点O含量至300~500ppm,转炉出钢温度降至1600~1650℃,并能减少脱氧产物等形成的夹杂物,提高低碳铝钢的洁净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低碳铝钢的冶炼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