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1741.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庞超杰;程燕梅;龙露露;何善能;黄湘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工程 护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实心杆、支撑杆、间隔槽、连接杆、固定器实心杆与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间隔槽与支撑杆相通,连接杆安装于间隔槽的下方,本发明由固定器下端的插入块在插入相应的土地之中进行固定后待施工全部完成后可通过上端的转动阀进行正转带动连接块两侧的挡板进行活动,致使通过挡板所装有的流动孔与辅助孔能够有效的将下端土地的沙土进行不断松动,从而随着流动孔与辅助孔内装有的转轮能够有效的增加沙土的活动性能,并且通过转轮的除尘块能够保证转轮的活动性防止卡死,以至于能够实现防护栏在使用完毕后进行快速拆卸的效果并且通过挡板的定位效果能够实现防护栏安装后的平衡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背景技术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致使通过模型的可视化能够有效的及时对模型调整以及改进,并且防护栏一般采用一体化结构能够便于搬运后进行拆装,以至于通过防护栏可将通过模型基础建造的房屋地基进行相应的限位与隔开能够有效的减少设计错误,获取、分析工程量成本数据,并为施工建造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为此能够有效的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形成相互协调的效果,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建筑范围进行限定防止超出正常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防护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防护栏均通过底座、支撑杆、隔断网等进行拼装而成,致使其通过底座安装于建筑地基的场景之中,由于防护栏的底座进行打孔定位安装时随着建筑施工的持续进行下使打孔部位的土地会形成不断坍塌的效果,从而将底座下端的定位块会形成不断掩埋的现象,并且随着土壤不断干燥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拆卸效果以至于容易产生无法快速拆卸搬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实心杆、支撑杆、间隔槽、连接杆、固定器所述实心杆与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间隔槽与支撑杆相通,所述连接杆安装于间隔槽的下方,所述固定器与连接杆进行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器设有底座、连接块、杠杆、转动阀、插入块,所述底座与连接块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杠杆与连接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阀安装于杠杆的上端,所述插入块与转动阀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插入块的顶端部位为三角体尖锐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块设有贴合板、动力轮、连接块、挡板,所述贴合板与动力轮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块安装于动力轮的下方,所述挡板嵌入于挡板之中,所述挡板在连接块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并且形成对称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设有实心层、凹槽、流动孔、辅助孔,所述实心层与凹槽为一体,所述流动孔嵌入于实心层之中,所述辅助孔安装于流动孔的侧边,所述实心层为不锈钢材质所制成,并且凹槽为三角空心现象,致使流动孔的外壳为长方形内部为圆形形状,并且辅助孔在流动孔的侧边一共设有五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动孔设有实心框、定位块、穿透层、转轮、通孔,所述实心框与定位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穿透层嵌入于定位块的下端,所述转轮嵌入于穿透层之中,所述通孔与转轮相通,所述实心框为弧形形状,并且定位块为圆形形状,以至于穿透层为弧形形状能够保证转轮的活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轮设有定位体、除尘块、接触端,所述定位体与除尘块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接触端与除尘块进行间隙配合,所述定位体后端设有相应的槽体,并且自身为实心状态,除尘块为三角梯形形状,并且接触端的表端为抛光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设有限位层、固定块、防护器、连接格,所述限位层与固定块为一体,所述防护器嵌入于固定块的侧边,所述连接格安装于防护器之中,所述限位层为实心现象并且为弧形形状且在固定块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形成对称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器设有拆卸轮、隔断层、凹陷块,所述拆卸轮与隔断层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凹陷块嵌入于隔断层之中,所述拆卸轮为双层轮子所组成并且内部装有相应的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职业学院,未经梧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