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CTFE与FRP复合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1372.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奚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毅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17/02;B32B17/06;B32B17/12;B32B27/12;B32B27/04;B32B27/30;B32B27/3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ctfe frp 复合 板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CTFE与FRP复合板材,在ECTFE表面采用热压植入工艺,将纤维植入板材表面,实现板材与纤维的机械连接,外露部分纤维又与增强的玻璃钢通过树脂胶接连接。形成了ECTFE层、纤维插入层、纤维胶接层、FRP层、胶衣层的多层复合结构板材。本申请综合了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ECTFE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与FRP材料高强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的许多工序中介质腐蚀性强,特别是酸碱交替的环境。所以许多化工箱体类、容器类设备,由于局部腐蚀的原因或导致性能下降达不到涉及寿命要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企业的稳定经营。
ECTFE属于氟塑料产品,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即使在酸碱交替的环境下也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ECTFE具有极低的水蒸汽渗透率,用较小的厚度即可满足设备耐腐蚀和抗渗漏要求。但是,ECTFE在具有优良性能的同时,也具有氟类材料的弊端:价格昂贵,成型工艺性差、机械性能不佳,又是无极性材料,用化学方法几乎不可能粘结其它材料。如果单纯作为一种在强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结构材料是很不经济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提供一种外层成本较低、内层耐腐蚀性好、粘接牢固的ECTFE与FRP复合板材。
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ECTFE与FRP复合板材,采用ECTFE(乙烯与三氟乙烯的共聚物)表面采用热压植入工艺,将纤维基本均匀植入表面熔融的板材表面,实现板材与纤维的机械连接,外露部分纤维又能很好地与增强的玻璃钢通过树脂胶接连接。形成了ECTFE层、纤维插入层、纤维胶接层、FRP层、胶衣层的多层复合结构板材。解决了非极性塑料与玻璃钢界面剪切强度低的问题,实现了两种材料的优点综合。
植入纤维是熔点高于ECTFE的玻璃纤维、碳纤维、棉麻纤维,非低熔点的高分子纤维。优选玻璃纤维或者高熔点的高分子纤维,容易插入熔融的ECTFE表面后冷却凝结,又容易与FRP用树脂胶粘接;纤维可以先采用CCl4等非极性溶剂或者沸点较高的KH560硅烷偶联剂浸泡,提高其与非极性的ECTFE材料的亲和力。进一步优选方案—将玻璃纤维或者高熔点高分子纤维(如聚酰亚胺纤维)的一端先经过高于各自熔点的局部加热的热缩处理,使得这端的纤维直径变大,便于插入熔融的ECTFE表面中并冷凝后锚固在其中,增加连接的强度。甚至可以在直径变大的纤维那一端加工出一个针孔(如采用激光穿孔),使得这一端植入熔融(熔融温度高于ECTFE熔点、低于玻璃纤维或者高熔点高分子纤维的熔点,使得ECTFE表面熔融时,植入纤维不会熔融,保持粗端的形状或针孔结构)的ECTFE表面后, ECTFE熔融凝固后会形成一根丝线穿越针孔后与其它部位连接成一体,在ECTFE凝固时,使得植入纤维与ECTFE丝线相互牵拉,锚固与丝线牵拉的结合,使得植入纤维与ECTFE的结合更为牢固,除非结构破坏,否则不会剥离。
本项目我们拟开发ECTFE复合FRP新技术,采用热压植入工艺,先将纤维均匀植入入熔融的ECTFE板材表面约0.5-1MM,纤维外露0.5-2mm;接着涂敷树脂胶,然后将FRP板材贴合,最后通过层压机将他们热压复合再一起,实现板材与纤维的机械连接。植入的纤维能够较好地与ECTFE连接,外露部分纤维能很好地与增强的玻璃钢连接。解决了非极性塑料与玻璃钢界面剪切强度低的问题。同时改复合板材为酸碱交替等强腐蚀化学环境(尤其ECTFE的那面接触腐蚀性物质)的化工设备设计与制造提供一种新型技术,提高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化工类企业的节能减排的实施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本申请中,优选ECTFE板材厚度1-3mm(比较经济),纤维插入层0.5-1mm,纤维胶接层0.5-2mm,2-10mmFRP层(力学强度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毅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毅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