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收费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1349.2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超;庞绍铭;李正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H04W4/029;G06V30/148;G06V30/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汇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6 | 代理人: | 张宏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收费 管理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车收费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接收巡检设备对停车区域进行巡检得到的巡检信息,其中,巡检信息包括巡检设备坐标数据、巡检设备姿态数据与拍照图片,若拍照图片中包含车牌图像,则基于巡检设备坐标数据和巡检设备姿态数据确定巡检设备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通过第一位置信息和拍照图片,确定拍照图片中车牌对应车辆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二位置信息,判断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第一区域,若是,则判断拍照图片中车牌对应车辆的状态是否发生变更,并根据判断记过进行停车收费登记,采用本发明可提高停车收费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收费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国内汽车的需求正呈现着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停车设施的数量远远跟不上汽车的步伐,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受道路条件和建筑面积的限制,驾驶和停车问题一直是许多驾驶员的烦恼。
路边停车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为在道路通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在道路的两侧或一侧设置停车位,舒缓停车压力,弥补现有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普及,路边停车管理逐渐进入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各大厂家争相推出各自的路边停车的收费和管理系统抢占市场,而系统中的停车位管理方案则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传统的停车位管理方案为人工实时管理方案。需要管理员实时监管各个车位的状态,并进行登记记录。方案较为简单,但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也非常低。若停车管理区域较大时,需要消耗的人力成本巨大(一个巡查收费员约能管理10个车位)。
随后出现了使用高清摄像头进行全自动车辆停车收费管理的方案,如专利号为CN201810711366的《一种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路边停车收费管理方法》。该专利方案为在停车区域布设多个高清摄像头,对多个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进行自动化的停车费收缴。尽管可免去繁重的人力管理成本,项目后期投资回报率高,但方案的前期成本投入非常巨大(设备成本和施工成本),并与停车管理区域成正比,提高了准入门槛。同时该方案的车牌识别成功率一般,特别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遮挡、雨雪和沙尘),导致车位状态管理错误,造成与其他用户形成利益纠纷,影响品牌形象。
顺应市场的发展,后续出现基于地磁或地感的停车位管理方案,例如专利号为CN201810085397的《一种基于NB地磁的城市路边停车收费系统》。该方案通过在每个车位上布设地磁传感器感知车位的被占用状态,但只能判断有无车辆停靠,仍需要人工采集停靠车辆的车牌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实时管理方案,尽管此方案已提高了管理效率(一个巡查收费员大概能管理20个车位),降低了人力成本,但仍需投入较大人力成本。虽然该专利阐述“无需埋线,无线地磁检测装置安装不用挖道”,但在地面上开孔打螺丝固定装置是无法避免的,对地面造成破坏。另外日常运作中,无法避免汽车对设备的碾压,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综上,亟需一种能高效进行车辆停车收费管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收费管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以提高当前停车位收费管理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收费管理方法,包括:
实时接收巡检设备对停车区域进行巡检得到的巡检信息,其中,所述巡检信息包括巡检设备坐标数据、巡检设备姿态数据与拍照图片;
若所述拍照图片中包含车牌图像,则基于所述巡检设备坐标数据和巡检设备姿态数据确定巡检设备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照图片,确定所述拍照图片中车牌对应车辆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二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否处于第一区域,若是,则判断所述拍照图片中车牌对应车辆的状态是否发生变更,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停车收费登记,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预先设置的停车位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伟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