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1147.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2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安宇晨;师志峰;李鑫斌;丁士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3/04;G01M13/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保持 冲击 碰撞 测试 系统 | ||
1.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速输入装置(200)和信号采集装置(300);
所述转速输入装置(200)包括:安装轴(250)、滚针轴承(270)、从动件(230)、共轭凸轮(240)和驱动单元(290),所述安装轴(250)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滚针轴承(270)套设在所述安装轴(250)的外侧面上,所述滚针轴承(270)内部具有保持架(210),所述保持架(210)内部设有滚针(220),所述从动件(230)设置在所述滚针轴承(270)的外侧面上,所述驱动单元(290)驱动所述共轭凸轮(240)转动,所述共轭凸轮(240)与所述从动件(230)接触并带动所述从动件(230)往复转动;
所述从动件(230)包括两个从动杆,所述两个从动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滚针轴承(270)的外侧面上,所述两个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共轭凸轮(240)接触;
所述信号采集装置(300)包括:数据采集仪和数据处理器,所述保持架(210)上设置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仪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与所述数据处理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应变传感器(211)和振动传感器(212),所述应变传感器(211)设置在所述保持架(210)的横梁侧面上,所述振动传感器(212)设置在所述保持架(210)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10)的连续多个横梁被去除,所述应变传感器(211)设置在所述保持架(210)上被去除横梁附近的横梁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荷施加装置(100),所述载荷施加装置(100)设置在所述滚针轴承(270)上方,并且与所述滚针轴承(270)接触;
所述载荷施加装置(100)包括:滚轮(120)、安装架、压力传感器(130)和加载螺栓(140),所述加载螺栓(140)螺接在顶架(110)上,所述顶架(11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加载螺栓(140)贯穿所述安装架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13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顶架(110)之间,且所述压力传感器(130)与所述数据采集仪电连接;
所述滚轮(120)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滚轮(120)与所述滚针轴承(270)的外侧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与所述共轭凸轮(240)的外侧面接触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轴(231),所述滚轴(231)与所述共轭凸轮(240)的外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两个压块,每个所述压块和所述底座之间均设置有支撑轴承,所述安装轴(25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轴承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250)上设置有轴肩和挡圈(260),所述挡圈(26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轴(250)上,所述保持架(210)设置在所述轴肩和挡圈(26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冲击碰撞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90)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280)与所述共轭凸轮(24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1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主保护型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EM益生菌液钛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