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1131.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亮;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设备,包括主体机构和顶推件。主体机构内部开设有穿设孔,主体机构具有夹持端,夹持端具有夹持空间,用于夹持目标元件,夹持空间与穿设孔连通;顶推件的一端为连接端,用于连接驱动机构,顶推件的另一端为顶推端,顶推件滑动穿设穿设孔,其中连接端外露于穿设孔的一端,顶推端穿出穿设孔的另一端且位于夹持空间中,顶推端用于抵持目标元件。上述的组装设备,夹持端的夹持空间配合顶推件的顶推端压住同轴连接器公头,实现稳定夹持同轴连接器公头,且使得同轴连接器公头不会发生偏移,保证同轴连接器公头与同轴连接器母头的准确连接,使得同轴连接器组装生产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组装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同轴连接器组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0世纪九十年代表面贴装的同轴连接器问世后,同轴连接器在通信行业的应用迅速提升,并且逐步向传输高速化,体积小型化的趋势发展。然而,目前同轴连接器公、母头的组配方式仍然采用人工压合方式生产,生产效率与组装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同轴连接器组配方式生产效率与组装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设备,包括:
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内部开设有穿设孔,所述主体机构具有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具有夹持空间,用于夹持目标元件,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穿设孔连通;
顶推件,所述顶推件的一端为连接端,用于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顶推件的另一端为顶推端,所述顶推件滑动穿设所述穿设孔,其中所述连接端外露于所述穿设孔的一端,所述顶推端穿出所述穿设孔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夹持空间中,所述顶推端用于抵持目标元件。
上述的组装设备,通过主体机构的夹持端和顶推件的顶推端配合对目标元件进行夹持操作,其中,顶推件的连接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使得顶推件在主体机构的穿设孔中滑动,从而使得顶推件的顶推端可以在夹持空间中进行运动,从而配合夹持端对目标元件进行稳定夹持操作,夹持空间的内壁对目标元件的侧面进行夹持,顶推端对目标元件的顶面进行抵接,在保证稳定夹持目标元件的基础上,使得目标元件不会偏移,保证了后续组装的准确度,例如对同轴连接器公头进行夹持,并将其组装到目标位置处的同轴连接器母头上,夹持端的夹持空间配合顶推件的顶推端压住同轴连接器公头,实现稳定夹持同轴连接器公头,且限制了同轴连接器公头的多个自由度,使得同轴连接器公头不会发生偏移,保证同轴连接器公头与同轴连接器母头的准确连接,使得同轴连接器组装生产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组装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设孔的其中一段为限位孔,所述顶推件的其中一段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滑动于所述限位孔中,使所述限位部的朝向所述夹持端的一面与所述限位孔的背离所述夹持端的内壁活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趋向所述夹持端的方向,所述穿设孔的邻近所述限位孔的另一段为主滑动孔,所述顶推件的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的另一段为主滑动部,所述主滑动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空间连通,所述主滑动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尺寸,所述主滑动部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为所述顶推端,所述主滑动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限位部的横截面尺寸;所述主滑动部滑动置于所述主滑动孔中,部分所述主滑动部活动位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顶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的远离所述主滑动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外露于所述限位孔的远离所述主滑动孔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连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1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