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30662.4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华;余健;杨文龙;杨旭;于明洋;曾智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1K7/32;G01S19/39;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君 |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健康 监测 轨道 传染病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迹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通过检测设备获取用户传染病数据和轨迹监测数据,并根据预设传染病特征,对所述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状态划分;设定时间间隔,将检测设备获取用户传染病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存储;通过线下诊断,对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二次划分,得到二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云服务器接收该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确定预警级别;根据预警级别进行传染病预警,并根据该预警人员的轨迹监测数据,分析和判断其接触的他人,并进行接触预警;本发明通过采用定位技术、预警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相结合,对佩戴者的实时轨迹跟踪,并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针对性救助,达到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健康监测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研究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与传染病相关的可穿戴设备方案通常是靠检测体温来判断佩戴者是否患病。例如,公布号为CN111089654A和CN110926655A的两个现有专利,仅仅通过体温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患病,虽然简单方便,但是仅仅使用体温这个单独参数进行判断并不够精准,因为人体体温升高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并不意味着佩戴者有很大的概率感染了特定的传染病。因此,若仅通过体温检测来判断,误判率高并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设备及系统,通过GPS/LBS双模式定位系统,实现全天候的对佩戴者的行程进行记录,再由光电式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技术,实现对人体体温、脉搏、血氧、血糖等生理参数的监测以达到在传染病期间的人员流动监控和隔离期间的健康监测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道监测的传染病防控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健康监测和轨迹监测的传染病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检测设备获取用户传染病数据和轨迹监测数据,并根据预设传染病特征,对所述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状态划分,得到初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
设定时间间隔,将检测设备获取用户传染病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存储;
通过线下诊断,对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二次划分,得到二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
云服务器接收二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并根据所述二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确定预警级别;
根据预警级别进行传染病预警,并根据该预警人员的轨迹监测数据,分析和判断其接触的他人,并进行接触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状态划分,具体为:根据用户传染病数据的不同,划分为:体温正常、体温异常、轨迹重合、高度疑似、患病。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间间隔,将检测设备获取用户传染病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存储,具体为:设定不间断的时间间隔,将检测设备获取的个体体温和地理位置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存储。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生成每个个体的体温变化曲线,逐个分析判断个体的体温数据是否与符合患病情况体温数据,并生成每个个体的行动轨迹坐标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线下诊断,对用户传染病数据进行二次划分,得到二次划分多级别传染病信息,具体为:通过医院诊断,对体温正常、体温异常、轨迹重合、高度疑似、患病进行进一步确定,并确定其状态转换情况,划分为正常个体、观察个体、患病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