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8911.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鑫;刘林华;刘东来;蒋明;马宇;曹浚;潘春良;杨开锦;贾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业 模型 构件 同步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读取第一专业模型和第二专业模型,其中,第一专业模型和第二专业模型属于不同专业的模型;提取第一专业模型中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以及根据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将第二专业构件同步至第二专业模型中,其中,第二专业构件为第一专业构件在第二专业模型中的对应的构件。通过本发明,能够提升模型中构件的创建效率,避免不同专业模型中相应结构构件之间参数的不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三专业存在较多相同的构件,因此,如果能保证相同构件在三个专业中参数的一致和快速创建,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效率,减少返工和修改。
当前市面上的产品,在传统二维设计时,结构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需要多次沟通确定相同构件的形式和参数,在该过程中结构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需要多轮沟通和反复修改,容易造成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形式、参数不一致,在施工阶段造成返工,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延误工期。
而在常见的BIM设计产品中,主要是通过链接文件,通过人工自动对比建筑构件和机电构件信息来创建相应的结构构件,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种方式相同构件创建重复工作多,参数容易出错导致模型不一致,导致模型创建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升模型中构件的创建效率,避免不同专业模型中相应结构构件之间参数的不一致,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
该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包括:读取第一专业模型和第二专业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专业模型和第二专业模型属于不同专业的模型;提取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将所述第二专业构件同步至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中,其中,所述第二专业构件为所述第一专业构件在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中的对应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为建筑模型或机电模型,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为结构模型。
进一步地,提取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包括:确定待同步构件类别;将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的构件通过第一显示方式显示,不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的构件通过第二显示方式显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方式与所述第二显示方式为不同的构件显示方式;在所述第一专业模型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的构件中确定待同步的构件;以及提取所述待同步的构件的参数以得到所述第一专业构件的参数。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的构件通过第一显示方式显示包括:比对所述第一专业模型和所述第二专业模型;根据比对结果,将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且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中具有对应构件的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叠加第三显示方式显示,将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且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中不具有对应构件的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叠加第四显示方式显示;所述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专业模型中属于所述待同步构件类别、且所述第一专业模型中不具有对应构件的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方式叠加第五显示方式显示,其中,所述第三显示方式、所述第四显示方式和所述第五显示方式为不同的显示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8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