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8032.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亚;曹合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16/9535;G06F16/951;G06N20/00;G06F40/289;G06F40/2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行为 数据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揭露一种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项目申请信息并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判断用户在第一目标网站是否存在注册行为,若存在注册行为,则获取第一目标网站的第一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和预设关键词判断在第二目标网站是否存在用户的发帖行为或评论行为,若存在,则获取发帖内容或评论内容;将第一信息、发帖内容、评论内容之中的一项或多项输入至预构建的风控识别模型,得到用户的风控画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所述第一信息可存储于区块链节点中。本发明可以提高对用户进行风控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代金融场景中,金融机构在审核用户贷款时往往会进行风控识别,即对用户的信用进行预测评估,从而确定是否放款给用户,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放款给用户,若信用预测评估不准确,会导致坏账的产生,提高金融机构运营风险。
而传统的风险控制系统中,用户的信用贷款信息和标签的获取主要依赖于主流征信体系中已发生的金融交易行为,对于互联网时代一些新形式的信贷行为却无法进行有效地数据捕捉,因此在主流征信体系中不存在记录的用户申请贷款时由于无法提供该用户的信用贷款信息和标签,因此无法准确的对用户进行风控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对用户进行风控识别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行为数据的风控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项目申请信息;
从所述项目申请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目标网站是否存在注册行为,若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目标网站存在注册行为,则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网站的第一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预设关键词判断在第二目标网站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发帖行为或评论行为,若在所述第二目标网站存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发帖行为或评论行为,则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发帖内容或评论内容;
将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发帖内容、所述评论内容之中的一项或多项输入至预构建的风控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风控画像,并根据所述风控画像生成所述目标用户的信用评级。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项目申请信息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从所述项目申请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真实姓名或通讯联系信息;
当所述项目申请信息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网络昵称时,在网络中查找与所述真实姓名或通讯联系信息匹配的第一网络昵称;以及
在网络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网络昵称关联的第二网络昵称;
确定所述真实姓名、所述通讯联系信息、所述第一网络昵称、所述第二网络昵称之中的一项或多项为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目标网站是否存在注册行为,包括:
向所述第一目标网站发送接口调用请求,所述接口调用请求包含所述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网站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第一目标网站的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关的注册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网站返回的注册信息查询结果;
若所述注册信息查询结果为存在注册的信息,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第一目标网站存在注册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8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