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电磁大数据的未知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7881.7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蕴天;王国良;陈翔;汪亚;许雄;韩慧;邰宁;吴若无;冯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电磁 数据 未知 雷达 辐射源 智能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电磁大数据的未知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计算得到新出现的雷达辐射源所有脉冲的常规特征参数;S2、对雷达辐射源所有脉冲的常规特征参数进行特征表示与提取;S3、构建海量背景信号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S4、完成未知雷达辐射源的快速比对检索识别;S5、实现全局的数据共享。本发明依靠海量的数据以及大数据计算集群强大的算力将分类问题转变为检索问题,来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未知雷达辐射源识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电磁大数据的未知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辐射源识别(radar emitter recognition,RER)是雷达对抗侦察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在分选的基础上提取雷达辐射源信号中的特征参数和工作参数,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可获取该目标辐射源的体制、用途、型号、载体平台等信息,进而能够对战场态势、威胁等级、活动规律和战术意图等进行推理,为己方决策提供重要情报支持。
目前,在雷达辐射源识别领域中,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未知辐射源,其特征分布与类别都是未知的,在缺少先验知识的情况下,难以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充分的训练,因而使得现有的大多数方法都无法很好地完成对未知雷达辐射源的识别。故未知雷达辐射源识别问题是目前雷达辐射源识别领域最困难、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未知雷达辐射源识别的问题,研究者们主要采用了迁移学习、在线学习等方法来应对。陆鑫伟等深入研究了领域匹配迁移学习理论,设计了基于迁移成分分析改进的神经网络分类器,通过迁移不同领域的数据辅助训练分类器,减小了系统的识别误差。李蒙等将迁移学习理论引入识别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迁移成分分析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通过设置统一的核函数将不同样本集映射到同一隐藏空间,在隐藏空间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并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田昊等为了满足雷达辐射源识别系统实时处理数据的需求,研究了多种在线学习算法。
但上述解决方案都属于是对传统的机器学习范式进行修正,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从本质上直接解决未知雷达辐射源识别这个问题。
本发明针对传统机器学习范式的不足,企图依靠海量的数据以及大数据计算集群强大的算力将分类问题转变为检索问题,来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未知雷达辐射源识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电磁大数据的未知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其以“检索”代替“分类”来完成未知雷达辐射源的识别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电磁大数据的未知雷达辐射源智能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计算得到新出现的雷达辐射源所有脉冲的常规特征参数;
S2、对雷达辐射源所有脉冲的常规特征参数进行特征表示与提取;
S3、构建海量背景信号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
S4、完成未知雷达辐射源的快速比对检索识别,操作方法为:
步骤4.1、为了能够准确地计算雷达辐射源之间的相似度,同时捕捉辐射源信号内的波动变化特性,采用一种基于互信息的雷达辐射源相似度计算方法,使用信息论中的互信息来代替传统的欧式距离对雷达辐射源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针对两个n维的雷达辐射源信号深层特征向量X=(x1,x2,…,xn)和Y=(y1,y2,…,yn),计算得到两个辐射源之间的相似度XSD(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