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荧光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7869.6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夏禹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3/207 | 分类号: | D06M13/207;D06M15/356;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吡咯烷酮 涂层 荧光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荧光纱线制备方法,属于纱线加工技术领域。在浆纱工序,采用2道浆纱方法将荧光素染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涂覆在纱线表面,制备荧光纱线。该方法工艺简单,涂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使荧光浆料牢牢固结在纱线表面,并赋予纱线耐腐蚀、耐气候性及良好的匀染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纱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涂层荧光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纱线是一种具有安全、警示、防护和识别功能的高能见度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随着科技进步发展,荧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建筑装潢、交通运输、航空航海、夜间作业、消防应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现有的荧光纱线一般为棉纤维制成,荧光染料上染过程中,染料吸附量较大,染料与纤维仅仅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结合,荧光染色后纱线色牢度较差。由于棉纤维自身的化学性质,荧光棉纱易受外界温湿度环境的影响,其耐腐蚀度、强度与韧性都不佳。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荧光棉纱使用的缺陷、简化荧光纱线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经久耐用,高效实用,制作简易的荧光纱线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浆纱方法制备荧光纱线的方法。将荧光素染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涂覆在纱线表面,再利用PVP的交联反应在纤维表面涂覆大分子量线型聚 PVP或网状交联PVP聚合物涂层,使荧光染料与纱线牢固地结,制备耐腐蚀、耐气候、匀染性好荧光纱线。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涂层荧光纱线,所述荧光纱线为纱线表面涂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荧光素置于纱线与聚乙烯吡咯烷酮中间层。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纱线包括棉纱或含有羟基的麻、黏胶纱线。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涂层荧光纱线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如下:原纱-一道经纱-二道浆纱-荧光纱线,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荧光浆料:分别配制荧光素/乙醇溶液和PVP/乙醇溶液;将PVP/乙醇溶液在80-90℃搅拌,PVP/乙醇溶液冷却至室温后与荧光素/乙醇溶液按体积比4:1-3:2混合后搅拌,得到荧光浆料;
(2)配制引发剂溶液;
(3)一道浆纱,浆料为步骤(1)配制的荧光浆料,将荧光素/PVP吸附在纱线表面;
(4)二道浆纱,浆料为步骤(2)配制的引发剂溶液,引发剂引发PVP聚合,使大分子量线型PVP或网状交联PVP聚合物涂覆在纱线表面,荧光素置于纱线与PVP聚合物中间层;烘干,即得荧光纱线。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得荧光浆料中荧光素浓度为5-10g/L,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10-30g/L,搅拌时间均为2-4h。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盐、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0.5-1wt%。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一道浆纱条件为:浆纱速度70-80m/min,浆液温度80-90℃,烘干温度70-80℃。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二道浆纱条件为:浆纱速度70-80m/min,浆液温度80-90℃,烘干温度70-80℃。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棉、麻、黏胶等纤维素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官能团,荧光素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官能团。PVP其分子链中含有一个偶极矩为40的极性较大的内酰胺基,与有机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羧基之间有强大的结合力。这种结合力使荧光素分子、PVP 分子依靠氢键固定在棉纤维分子上。PVP大分子的加入减弱了染料初始上染速率,提升纤维上染料匀染效果,纱线色泽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