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Siwave到CST的远场数据交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7549.0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5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李龙飞;杨一民;李科;王迎节;孙悦;李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大连清扬智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1 | 分类号: | G06F30/31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wave cst 数据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Siwave到CST的远场数据交互方法,属于电磁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Siwave软件中仿真工程所对应的远场数据文件;然后将获取的Siwave软件的远场数据文件转换成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接着将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导入到CST软件的仿真工程中。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实现,能够将Siwave软件得到的远场仿真结果导入到CST软件中,从而完成后续的仿真工作,为电磁仿真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Siwave到CST的远场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仿真在电子设备的研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Siwave软件在PCB板级电路仿真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同时CST软件是一款应用广泛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由于Siwave和CST软件有两家不同的公司开发,所以在两个软件之间没有一个公共的接口文件。然而在开发人员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将Siwave软件得到的远场仿真结果导入到CST软件中完成后续的仿真工作。
利用现有的软件接口不能实现将Siwave远场仿真结果导入到CST软件中。同时,每次进行导入导出过程均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从Siwave到CST的远场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将Siwave远场仿真结果导入到CST软件中,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Siwave到CST的远场数据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Siwave软件中仿真工程所对应的远场数据文件;
将获取的Siwave软件的远场数据文件转换成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
将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导入到CST软件的仿真工程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Siwave软件的远场数据文件的文件名后缀为ffd,所述的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的文件名后缀为ffs;
进一步的,所述的获取Siwave软件中仿真工程所对应的远场数据文件,包括:
利用编程语言调用Siwave软件的组件对象模型;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打开Siwave软件的仿真工程文件,导出远场数据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将获取的Siwave软件的远场数据文件转换成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包括:
利用编程语言打开Siwave软件的远场数据文件,获得Siwave远场仿真数据;
从Siwave远场仿真数据中读取频率信息,并写入到CST的远场数据文件中;
从Siwave远场仿真数据中读取坐标信息,并写入到CST的远场数据文件中;其中,坐标信息由一组球面坐标(phi, theta)表示,phi表示坐标点在XOY面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theta表示坐标点与Z轴的夹角;
从Siwave远场仿真数据中读取在每个频率下,每个坐标点对应的数据信息,并写入到CST的远场数据文件中;其中,数据信息由电场沿phi和theta方向分量的实部和虚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将符合CST软件格式的远场数据文件导入到CST软件的仿真工程中,包括:
利用编程语言调用CST软件的组件对象模型;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打开需要导入远场数据文件的CST软件的工程文件;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将CST软件的工程文件导入CST软件的仿真工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大连清扬智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大连清扬智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