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7234.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奇丽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3C8/04;C03C8/00;C04B35/14;C04B35/622;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王清燕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斑 梅子 青釉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包括坯体、梅子青釉和褐斑釉,梅子青釉由以下原料组成:方解石、伊利石、硅灰石、德化石英、氧化锆、氧化锌、熔块、氧化铁,本发明制得的釉瓷,以苍翠欲滴、宛如翡翠的梅子青釉为底色,并在底色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多个褐色的斑点,褐斑与梅子青釉相衬,颜色鲜明夺目,大大提高了纹饰效果的表现力,增添了斑点的层次,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以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瓷器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釉是中国瓷器著名传统颜色釉。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单色釉以其古朴、素雅、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梅子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制而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审美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梅子青釉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单色釉面效果和斑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釉瓷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包括坯体、梅子青釉和褐斑釉,
所述梅子青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方解石15-22份、伊利石12-18份、硅灰石10-16份、德化石英20-30份、氧化锆4-7份、氧化锌3-7份、熔块5-8份、氧化铁1-2份;
熔块的化学组成按质量比如下:SiO2:58.96%、Al2O3:17.54%、ZnO:6.71%、ZrO2:3.18%、Y2O3:1.24%、SnO2:2.76%、CaO:8.83%、TiO2:0.78%;
褐斑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锰铁矿25-35份、氧化铜5-10份、紫金土15-20份、氧化锡3-5份、氧化镁4-6份、氧化钴1-3份、氧化镍3-7份、氧化锆2-5份、蒙脱石8-16份。
进一步的,所述坯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钙长石10-15份、德化石英25-30份、德化高岭土8-15份、苏州土15-22份、透辉石12-15份、烧滑石8-12份、硅藻土5-8份。
一种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坯体、梅子青釉及褐斑釉的原料配方称重配料,原料分别粉碎、混合、湿法球磨,制得坯浆、梅子青釉浆及褐斑釉浆;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坯浆制成陶瓷坯体,干燥后,在陶瓷坯体表面施步骤一制得的梅子青釉浆;
步骤三,待陶瓷坯体表面的梅子青釉浆干燥后,送入窑炉中,在还原气氛下,经1250-1280℃的温度烧制7-9h,得半成品;
步骤四,在步骤三制得的半成品表面用褐斑釉浆描绘斑点图案,待图案干燥后,送入窑炉中,在还原气氛下,经1300-1320℃的温度烧制6-8h,得所述褐斑加彩梅子青釉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具体烧成控制如下:
低温阶段:窑炉内由常温升至450-480℃,烧窑时间1-2h;
分解氧化阶段:窑炉内升温至860-920℃,烧窑时间5-7小时;
高温还原阶段:窑炉内升温至1200-1230℃,烧窑时间4-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奇丽工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奇丽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