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盖撑杆的固定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6941.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波;魏伟;高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盖 撑杆 固定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撑杆的固定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支撑板和夹持机构;支撑板和夹持机构之间形成有向上开放的第一开口;夹持机构形成有夹持槽,夹持槽适于夹持发动机盖撑杆,夹持槽在朝向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连通,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之间形成有适于让发动机盖撑杆通过的通道,夹持槽和通道在第一方向上均为贯通状态,第一方向为发动机盖撑杆位于夹持槽中时的长度方向。从而该结构不仅能固定发动机盖撑杆,还能使用户在拔出发动机盖撑杆时比较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盖撑杆的固定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需要打开发动机盖的情况。用户在进行打开发动机盖的操作时,通常是先利用驾驶室内的发动机开关开启发动机盖后,再拉动发动机盖的安全扣,然后再将发动机盖撑杆从固定位置拔出,最后将发动机盖撑杆的顶端卡入引擎盖上的指定位置,完全撑开发动机盖,即可完成该操作。
相关技术中,固定发动机盖撑杆的结构一般是一个单独的圆弧形固定卡扣,当撑杆卡进圆弧形空间中时,即可实现固定。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撑杆脱出固定卡扣的现象,一般固定卡扣设计的卡持力都比较大,用户在将撑杆从固定位置拔出时,需要较大的力。利用相关技术中的固定卡扣,当用户在进行拔出撑杆的操作时,需要一只手扶住发动机盖,另一只手握住撑杆用力拔出。由于在拔出撑杆时,拔出撑杆的手没有支点,因此用户在拔出撑杆时比较费力;同时利用从该种固定结构中拔出撑杆的方法,当撑杆脱出固定卡扣时,撑杆不好控制,容易发生撑杆与发动机盖或者车辆前舱其他部件发生剐蹭的状况;另外,由于需要较大的力拔出撑杆,有时会造成卡扣的卡槽断裂失效,进而撑杆在车辆前舱内部无固定结构,处于自由状态,导致在行车过程中,撑杆随处晃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撑杆的固定结构及车辆,不仅能固定发动机盖撑杆,还能使得用户在拔出发动机盖撑杆时比较省力。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撑杆的固定结构,所述结构包括支撑板和夹持机构;
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形成有向上开放的第一开口;
所述夹持机构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适于夹持发动机盖撑杆,所述夹持槽在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有适于让所述发动机盖撑杆通过的通道,所述夹持槽和所述通道在第一方向上均为贯通状态,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发动机盖撑杆位于所述夹持槽中时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的第一端和所述下板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槽形成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
所述上板的横截面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先外凸再内凹的第一弧线,所述下板的横截面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先外凸再内凹的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的拐点相对,从而所述夹持槽的横截面包括一个缩径段。
可选地,所述结构还包括底座和支撑座;
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
所述支撑座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所述夹持槽相连。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与所述下板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连接处的外壁相连。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朝向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保健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动力驱动系统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