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25805.2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褚夫强;黄承;荆蓉;魏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萌;谢威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所述承压挡块上沿套筒本体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承压挡块,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连接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位于承压挡块的下方。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隔振套筒采用螺栓旋转即可实现顶升道床板,相比现有的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以及顶升装置的反复加压和泄压来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的操作要简便的多,操作难度小,顶升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以其便捷、快速、准时、节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优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热点。但其伴随而来的振动与噪声污染也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在建设同期采取必要的隔振降噪措施。其中弹簧浮置板结构是高等隔振措施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由提供大质量的混凝土道床板及提供弹性及阻尼的弹簧隔振单元等结构组成,弹簧隔振单元是浮置板结构的关键隔振零部件,套筒装置则是连接弹簧隔振单元和道床板的重要部件。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或橡胶弹簧浮置板道床的道床板悬浮主要是通过隔振套筒装置、调高垫板以及顶升装置配合实现的。
道床板通常是在施工现场浇注成型的混凝土制件,在浇注过程中,为预留隔振器件空间及保护隔振单元,在隔振器件区域外围必须加一层圆柱形或三角型外套筒防护罩,外套筒防护罩预埋在道床板混凝土中。在道床板施工完毕后,为实现道床板顶升,套筒内壁顶部还必须设置顶升挡块。为将载荷均匀传递至隔振器表面,套筒底部还必须设置一圈承压挡块。顶升挡块与承压挡块均是一定宽度及厚度的铁块结构。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以及顶升装置的反复加压和泄压来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具体的,道床板顶升时,先将弹簧隔振单元放入套筒中,然后将调高垫板沿隔振套筒内部缺口方向放到弹簧隔振单元上,将顶升装置(类似于拉马结构)的下端放置在弹簧隔振单元的上面,上面三个爪勾住隔振套筒上部的三块顶升挡块,顶升道床板,当调高垫板的上平面低于隔振套筒内部的承压挡块后,旋转60度,卸掉顶起装置,隔振套筒的承压挡块通过调高垫板压在弹簧隔振单元上,道床板便实现了悬浮,形成了一个质量—弹簧系统。通过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的多次叠放,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该种施工方法至少要通过4轮调高垫板叠放和顶升装置加压、泄压过程才能实现规定高度的道床提升,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套筒装置及隔振套筒,以实现不用反复操作顶升装置和频繁更换调高垫板就能提升道床高度的目的,并简化道床板顶升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和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装置,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内壁上固设有承压挡块,所述承压挡块上沿套筒本体轴向方向旋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承压挡块,所述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连接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位于承压挡块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上设有插孔,所述螺栓的下端插入插孔中,所述插孔可阻挡螺栓下移。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为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为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未插入插孔内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插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下端与承压板旋接,所述螺栓在承压挡块上的旋出方向与其在承压板上的旋出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上设有与承压板旋接的螺纹一及与承压挡块旋接的螺纹二,所述螺纹一和螺纹二间隔设于螺栓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和承压挡块之间垫设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插入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具有一可贴合螺栓的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5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