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24094.7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晓华 |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42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自动化 生产 流水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包括底座和流水线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流水线结构,所述流水线结构包括传动支撑杆、传送结构、纵向高度调节结构、支撑挡板、烘干结构、一层下料出口、底层下料出口、底部传送板和聚集下料结构,所述烘干结构包括顶部固定板、固定支撑板、进风管道、吸尘口、吸尘泵、吸尘出口、吸尘管道、加热板、进风支撑座和进风口,本申请通过设置有多层传送结构,使得能够将成品进行分散开进行烘干处理,使得烘干的效果较好;装置上设置有聚集引导板、下料板、一层下料出口和底层下料出口,使得能够便于进行下料,使得能够将所有的成品再重新整齐摆放在底部传送板上,实现下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水线,具体是一种多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对成品进行烘干,一般是需要将成品放置在一层流水线上进行长时间的吹干,成品之间摆放的较为密集,且一层流水线占地面积较大,使得烘干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包括底座和流水线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流水线结构,所述流水线结构包括传动支撑杆、传送结构、纵向高度调节结构、支撑挡板、烘干结构、一层下料出口、底层下料出口、底部传送板和聚集下料结构,所述底座上方对称固定有传动支撑杆,相邻传动支撑杆中间固定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侧边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动支撑杆端部通过纵向高度调节结构设置有上一层的传动支撑杆,相邻支撑挡板上设置有烘干结构,上层的传送结构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层下料出口,底部的传动结构输出端设置有底层下料出口,所述底座侧边设置有底部传送板,所述底部传送板的高度和底层下料出口持平,所述一层下料出口通过聚集下料结构设置在底部传送板上方的侧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结构包括驱动支撑杆、驱动辊和传送皮带,所述传动支撑杆侧边固定有驱动支撑杆,所述驱动支撑杆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经过动力装置进行驱动,相邻驱动辊之间设置有传送皮带且所述传送皮带上开设有散热网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调整伸缩杆和铰接连杆,相邻传动支撑杆中间固定有调整伸缩杆,所述调整伸缩杆上铰接设置有铰接连杆,所述铰接连杆底部铰接设置在调整伸缩杆的固定位置,所述铰接连杆顶部铰接设置上方的传动支撑杆底部,所述调整伸缩杆输出端固定在上方的传动支撑杆底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结构包括顶部固定板、固定支撑板、进风管道、吸尘口、吸尘泵、吸尘出口、吸尘管道、加热板、进风支撑座和进风口,所述支撑挡板侧边对称固定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端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所述支撑挡板底部固定有进风支撑座,所述进风支撑座上联通设置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阵列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支撑座上方固定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呈网状,所述加热板上方有传送皮带,所述顶部固定板内部顶端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经过吸尘管道联通设置有吸尘泵,所述吸尘泵输出端设置有吸尘出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下料结构包括聚集引导板、下料板和延伸结构,所述支撑挡板输出端固定有聚集引导板,所述聚集引导板输出端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上设置有延伸结构且所述下料板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板输出端设置有一层下料出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结构包括延伸丝杆、延伸板、底板、延伸固定套、延伸槽和内部电机,所述下料板分成两段,一段是底板,另一段是延伸板,所述底板侧边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内部固定有内部电机,所述内部电机驱动连接延伸丝杆,所述延伸丝杆上螺纹设置有延伸固定套,所述延伸固定套和延伸槽滑动连接,所述延伸固定套侧边固定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底部设置在底板下方呈层叠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引导板上固定有防护垫,所述支撑挡板上方固定有侧边防护栏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晓华,未经胡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4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晶纹印刷工艺
- 下一篇: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