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2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3921.0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雨竹;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K1/70 | 分类号: | B21K1/70;B21J5/08;B21K29/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2 不锈钢 螺母 成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02材料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3‑1.5倍,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500℃‑550℃;而次镦粗采用冷变形,不需要感应加热,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1‑1.3倍;镦煅后成形最终的产品毛坯,本次镦煅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600℃‑650℃。本发明提高302材料自锁螺母热镦后硬度,从而满足产品设计及性能要求,费用低,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镦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02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02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一般不用于制造自锁螺母。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锁螺母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加工,成品硬度一般要求HRC31-36,热镦成形无法满足产品硬度要求。由于部分产品批量较小,采用多工位冷镦机加工,模具费用昂贵,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后硬度,从而满足产品设计及性能要求,费用低,经济实用的奥氏体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302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工步镦粗;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3-1.5倍,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500℃-550℃;
(2)、第二工步镦粗;本次镦粗采用冷变形,不需要感应加热,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1-1.3倍;
(3)、第三工步镦制成形;镦制后成形最终的产品毛坯,本次镦制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600℃-650℃;
所述步骤(1)、(2)、(3)所采用的热镦模具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结构来进行选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第一次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3-1.5倍,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500℃-550℃;而次镦粗采用冷变形,不需要感应加热,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1-1.3倍;镦制后成形最终的产品毛坯,本次镦制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600℃-650℃;步骤(1)、(2)、(3)所采用的热镦模具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结构来进行选择。本发明采用125T压力机进行产品镦制加工,将旧的一次镦制成形方案拆成三个工步,第一个工步为镦粗,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3-1.5倍,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500℃-550℃,第二个工步为二次镦粗,本次镦粗采用冷变形,不需要感应加热,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1-1.3倍,第三个工步为镦制成形,镦制后成形最终的产品毛坯,本次镦制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600℃-650℃,三个工步所采用的热镦模具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结构来进行选择,采用常规压力机实现产品成形,能够对产品进行较大程度的镦制强化,使产品硬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产品交付。实现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后硬度,从而满足产品设计及性能要求,费用低,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302不锈钢自锁螺母热镦成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工步镦粗;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3倍,采用感应线圈加热,加热温度为500℃;
(2)、第二工步镦粗;本次镦粗采用冷变形,不需要感应加热,镦制后毛坯外径为镦制之前的1.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