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3382.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6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承志;吴朝明;罗林杰;汪胜前;徐晨光;孙小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3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mask rcnn fpc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ROI处理和图像裁剪,采集现场的目标检测图像,对FPC原始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ROI处理和图像裁剪;
S2.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
S3.人工标注,对增强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人工标注,再划分数据集;
S4.确定特征图block横向堆叠次数N,其中针对要识别的FPC缺陷种类和数量,确定特征图block横向堆叠次数N;
S5.模型训练,将标注好的图像数据送入改进MASK RCNN网络模型训练,训练出FPC缺陷检测模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将RPN网络anchor的像素面积设置为{82,162,322,642,2562},anchor的宽高比设置为{3:4,1:1,3:1},anchor的步长设置为4;
S52:使用EfficientNe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特征;
S53:将底层特征图和高层特征图语义信息结合起来,创建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特征图block,具体方法包括:对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生成的5张特征图C1、C2、C3、C4、C5进行1*1卷积运算生成C1_0、C2_0、C3_0、C4_0、C5_0,再对后四张特征图C2_0、C3_0、C4_0、C5_0进行上采样生成C2_1、C3_1、C4_1、C5_1,通过逐元素相加与前一级特征图融合生成C1_2、C2_2、C3_2、C4_2,再将C2_2、C3_2、C4_2与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生成的C2、C3、C4特征图进行逐元素相加,上述步骤即为特征图block,重复堆叠N次后;最后由底往高,C1_2进行3*3卷积生成有效特征图P1;对P1最大池化操作后与C2_2逐元素相加,再进行3*3卷积生成有效特征图P2;对有效特征图P2进行3*3卷积和最大池化操作后与C3_2逐元素相加,再进行3*3卷积生成有效特征图P3;对有效特征图P3进行3*3卷积和最大池化操作后与C4_2逐元素相加,再进行3*3卷积生成有效特征图P4;C5_2与P4进行3*3卷积和最大池化操作后逐像素相加,再进行3*3卷积生成有效特征图P5;
S54:模型判断缺陷的阈值设定为G,如果模型输出得分小于阈值G,则判定为无缺陷,如果得分大于阈值G,则判定存在缺陷;
S6.对训练好的FPC缺陷检测模型进行性能评估;
S7.参数优化微调,结合S6的评估结果,对FPC缺陷检测模型进一步的优化微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OI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将原始高分辨率的FPC图像裁剪出需要检测的部分,即ROI图像,再将ROI图像裁剪成K份,K份裁剪后的图像最大分辨率为1024*1024,最小分辨率为256*256,K在自然数集合{2,3,4}中根据原始高分辨率的FPC图像选择一个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增强处理方法采用图像旋转、图像镜像、图像对比度调整、图像平移以及随机缺失,以增大训练的数据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标注采用Labelme标注工具,在数据集上标注出缺陷的真实位置,并将标注好的数据集按照4比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FPC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图block横向堆叠的次数为N次,N在自然数集合{3,4,5,6}中根据FPC缺陷种类选择一个数值,FPC缺陷种类数量n在1≤n≤9个时,N取3;缺陷种类数量n在10≤n≤14个时,N取4;缺陷种类数量n在15≤n≤20个时,N取5;缺陷种类数量n超过20时,N取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3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