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以及渗水监测舱口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3195.2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符城彬;刘苏粤;蒲金娥;何贤林;魏巍;唐彪;陈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9/00 | 分类号: | B63B79/00;B63B79/10;B63B4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刘慧丽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载舱 舱口 渗水 监测 系统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以及渗水监测舱口盖,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包括舱口盖、报警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舱口盖的安装槽内布置有压力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与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舱口盖有多个,报警单元与舱口盖一一对应,报警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利用压力监测模块检测盖板与舱口法兰之间的压力,压力监测模块将压力信号经数据采集单元传输给控制单元,当舱口盖漏水时,盖板与舱口法兰之间的压力变小,控制单元判断舱口盖是否出现渗水、漏水等情况,并可通过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提示,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出现遗漏问题,提升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以及渗水监测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船舶在建造过程中,舱口盖是船舶的重要结构之一,在船舶压载水舱的舱口、人孔盖以及水线下的导缆孔位置均需要布置舱口盖,舱口盖起到密封舱室、防止海水渗漏的效果。
船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结构老化、腐蚀以及海浪冲击的作用,船舶会出现舱口盖渗水现象。传统的舱口盖是否渗水主要由工作人员定时巡检判断,但是船舶上的舱口盖的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巡检的工作量大,同时工作人员巡检时容易遗漏渗水的舱口盖,使船舶航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巡检判断舱口盖是否渗水,工作量大且容易遗漏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渗水监测舱口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水监测舱口盖,包括用于布置在舱口处的舱口法兰和布置在所述舱口法兰上的盖板,所述舱口法兰具有与所述盖板密封接触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压力监测模块的安装槽,所述舱口法兰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电缆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舱口法兰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电缆槽为沿所述舱口法兰的内周面延伸的环槽。
优选地,所述舱口法兰的密封面上还布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包括舱口盖、报警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舱口盖为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渗水监测舱口盖,所述舱口盖的安装槽内布置有压力监测模块,所述压力监测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舱口盖有多个,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舱口盖一一对应,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盖板的对于舱口法兰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收集各个压力监测模块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压力信号并向所述报警单元传输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压力监测模块为嵌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压力检测盒,所述压力检测盒内布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各个所述舱口盖上布置有1-3个所述压力监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布置在船体上的检测系统计算机。
优选地,所述报警信号包括渗水信号和漏水信号,所述报警单元具有渗水报警状态和漏水报警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压载舱舱口渗水监测系统以及渗水监测舱口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舱口法兰的密封面上布置安装槽,安装槽内可以安装压力监测模块,利用压力监测模块检测盖板与舱口法兰之间的压力,利用线缆槽传输信号并且不破坏舱口法兰的密封性,压力监测模块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收集收据后传输给控制单元,当舱口盖漏水时,盖板与舱口法兰之间的压力变小,控制单元根据压力信号的数值判断舱口盖是否出现渗水、漏水等情况,并可通过报警单元进行报警提示,减小了工作人员巡检判断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出现遗漏问题,提升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 下一篇:捆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