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底物浓度发酵玉米浆产物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3129.5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兰;郑喜群;于梦尧;钱朋智;刘井权;李冠龙;王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A01G18/40;A01G18/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温明霞 |
| 地址: | 161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底物 浓度 发酵 玉米 产物 食用菌 栽培 生产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高底物浓度发酵玉米浆产物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与栽培培养基混合,得到生长培养基;
将黑木耳菌液接种到所述生长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培养方式包括:
以PDA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121℃高压灭菌30 min;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 mm打孔器取菌块1片,接种在培养瓶内,在23℃、180 r/min、100 mL装样量/250 mL培养瓶条件下避光培养7 d;培养结束后,培养液在4000 r/min离心10 min,得到的沉淀物即为菌丝,将菌丝用清水反复洗涤后用四层纱布过滤,菌丝置于105℃烘干至恒重,称重,即黑木耳菌丝平均生物量;所述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的含量为1.5vol%;
或根据栽培初始配方利用所述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部分替代复配袋料配配方,并装于聚丙烯折角袋中,无棉盖体封口,每袋装入栽培料合干料360g,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在无菌室进行冷却并接种,接种量25 mL/袋,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3℃;待菌丝满袋后熟一个月后进行开孔,用开孔器对每个菌包开90个Y字型口,控制培养室温度15~25℃,湿度70%以上,并每天给予温差刺激与光照刺激,保持通风状态,待子实体成熟后,采收子实体并晾晒;所述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的替代量为3wt%;
所述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浆预热,得到预热玉米浆;将所述预热玉米浆、NaOH和Ca(OH)2混合后,调节pH值为5.5~6.0,得到预处理玉米浆;将所述预处理玉米浆、米曲霉种曲、苯甲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铵混合进行发酵,得到玉米浆发酵液;将所述玉米浆发酵液依次进行灭酶、冷却和板框过滤,得到所述高浓度玉米浆发酵产物;
所述米曲霉种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斜面试管菌种的制作:将菌种米曲霉YY-21号传试管斜面培养基,恒温培养得到斜面试管菌种;(2)三角瓶种曲的制作:将麸皮和豆饼粉按重量比4:1混合,加入混合干料重80~90%的无菌水和10~15%的玉米浆拌合混合均匀,每瓶装湿料20 g,厚度为1 cm,经高压灭菌后摇匀,置于无菌室,待物料冷却后,接种斜面试管菌种的孢子,恒温培养,待孢子长满曲料,即得到成熟的三角瓶种曲;(3)种曲的制作:将麸皮和豆饼粉按重量比7:3混合,加入混合干料重70~85%的无菌水和10~15%的玉米浆拌合混匀,即为曲料,曲料品温达到35℃以下,加入干料重0 .1%的三角瓶种曲,在28~32℃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利用倒盘的方式,调节上、下层曲盘的品温,有结块现象时进行搓曲,待孢子长满,曲料呈现嫩黄绿色时,即为成曲;
所述预处理玉米浆与米曲霉种曲的用量比为100 mL:1.5~2 g;
所述预处理玉米浆、苯甲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硫酸铵的用量比为100mL:0 .04~0 .05g:0 .005~0 .009g:0 .005~0 .009g:0 .005~0 .00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浆的浓度为18~22°Bé,所述预热的温度为50~5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值使用中和剂,所述中和剂是由6重量份氢氧化钠和1重量份氢氧化钙复合组成,所述玉米浆与中和剂的质量比为100:2.0~2 .2,所述调节pH值的方式为分步中和,按所述中和剂的质量比添加中和剂,第一步加入氢氧化钠反应20min,第二步加氢氧化钙反应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温度为50~55℃,时间为160~2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1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