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22599.X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红 |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4H17/22;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 地址: | 273512 山东省济宁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科学 风沙 治理 防护 绿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防护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包括第一挡沙网、第二挡沙网、连接杆、两个侧柱与两个支撑板,第一挡沙网与第二挡沙网表面靠紧并插入两个侧柱侧面,侧柱中空,支撑板安装在侧柱下端,连接杆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还包括发条盒、凸轮、横板、弹簧、固定块、限位杆与上紧把手,发条盒安装在侧柱内部,凸轮安装在发条盒一侧,凸轮与发条盒内部发条同轴转动,该装置使得树林绿带吸收砂石平缓,有效防止了过多的吸收导致的绿带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沙漠化地带,通常会种植树林绿带防止沙漠化,树林绿带能够吸收和净化砂石从而改善沙漠,但是树林绿带的吸收和净化砂石的能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吸收和净化砂石会损坏绿带,所以一般的,人们会在绿带边缘沙漠化严重的区域安装过滤砂石装置,以免树林绿带受到损坏,但是一般的过滤砂石装置只能单纯的过滤砂石,导致造成砂石堆积,增加后续绿化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只能单纯的过滤砂石,导致砂石堆积,增加后续绿化难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包括第一挡沙网、第二挡沙网、连接杆、两个侧柱与两个支撑板,所述第一挡沙网与第二挡沙网表面靠紧并插入两个侧柱侧面,所述侧柱中空,所述支撑板安装在侧柱下端,所述连接杆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还包括发条盒、凸轮、横板、弹簧、固定块、限位杆与上紧把手,所述发条盒安装在侧柱内部,所述凸轮安装在发条盒一侧,所述凸轮与发条盒内部发条同轴转动,所述固定块安装在侧柱内部,所述弹簧安装在固定块上端,所述横板安装在弹簧上端,所述横板一侧与第二挡沙网固定安装,所述凸轮侧面抵在横板上,所述限位杆竖直安装在侧柱内部,所述限位杆贯穿横板,所述上紧把手安装在发条盒另一侧并驱动发条盒,所述上紧把手伸到侧柱外部。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下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缺口、支撑块、螺钉与底板,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支撑板下端,所述底板安装在支撑杆下端,所述缺口开设在底板下端四角,所述螺钉贯穿底板四角,所述支撑块旋转安装在螺钉下端,所述支撑块位于缺口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螺纹柱与尖头,所述螺纹柱贯穿底板中部,所述尖头安装在螺纹柱下端。
优选的,还包括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安装在螺纹柱上端。
优选的,还包括插杆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板下端,所述插杆安装在连接板上端。
优选的,还包括插孔,所述插孔开设在另一个支撑板下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有益效果在于:该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通过拧紧发条,发条缓慢法力,使得凸轮旋转,凸轮挤压横板和弹簧,使得第一挡沙网与第二挡沙网发生错位,从而改变整个网孔的大小,使得在风沙大时挡住部分砂石使其不进入树林绿带,之后通过网孔的大小改变在放走挡住的部分砂石,使得树林绿带吸收砂石平缓,防止了过多的吸收导致的绿带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境科学风沙治理防护绿化设备的图3的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红,未经李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