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及地下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0888.6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光;赵松林;李伟科;李健斌;李磊;张恒;王维俊;王松帆;陈香波;梁永恒;彭浩;李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4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章上晓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水减浮抗浮 系统 地下室 结构 | ||
1.一种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通气口;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连通汇水系统与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高于所述汇水系统设置,以使所述汇水系统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克服自身重力流向至所述蓄水池中;以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连通排水系统和所述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大气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口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设有间隔高度差,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通气管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集水井和用于将所述集水井中的水排出的排水件,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所述排水件与所述集水井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水系统,所述汇水系统包括盲沟和疏水层,所述疏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盲沟的厚度,所述盲沟设置于所述疏水层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盲沟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和水位监测系统,所述水位监测系统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水位观测管,所述水位观测管的一端与进水管均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盲沟,所述水位观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盲沟设有间隔高度差,所述盲沟位于所述水位观测管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系统还包括多个控制阀,所述水位观测管和进水管均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
7.一种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载水减浮抗浮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侧壁、第一层底板和第二层底板,所述顶板、侧壁和第一层底板围合形成第一层地下室,所述第一层底板、侧壁和第二层底板围合形成第二层地下室,所述蓄水池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地下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水系统,所述隔水系统包括止水帷幕和上部隔水层,所述上部隔水层盖设于所述顶板,所述止水帷幕围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所述止水帷幕的一端用于穿设于不透水层,以限制水通过透水层渗透入止水帷幕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件、多个明沟和多个集水井,多个所述集水井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底板的外壁,相邻的所述集水井之间通过一条所述明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0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