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机组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9422.4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柱;张钧泰;白玉勇;文钰;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3/18;F24D19/10;F01K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秦莹 |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机组 供热 系统 运行 方法 | ||
1.一种耦合蒸汽喷射器及吸收式热泵的燃煤机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组低压汽轮机(1)、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热网循环水泵(3)、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蒸汽喷射器(5)、第一吸收式热泵(6)、第二吸收式热泵(7)以及第二机组低压汽轮机(8),其中:
热网循环水泵(3)对流入的热网回水完成增压过程后,热网回水出口与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连接,增压后的热网回水经过第二机组供热凝汽器(4)加热并通过两个出口将其分流为两部分,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吸收式热泵(6)连接,分流出来的一部分作为被加热工质通过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另一个出口与第二吸收式热泵(7)连接,分流出来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后汇合,#1机组中压汽轮机排汽分别与第一机组低压汽轮机(1)入口、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入口、蒸汽喷射器(5)高压工质入口及第二吸收式热泵(7)驱动蒸汽入口相连通;
第一机组低压汽轮机(1)排汽接口与吸收式热泵(7)和#1机组凝汽器热井连接,排汽的一部分进入吸收式热泵(7)冷源入口,排汽的其余部分进入#1机组凝汽器热井;
热网循环水泵(3)入口与热网回水相连通,热网循环水泵(3)出口与#2机组供热凝汽器(4)冷侧工质入口相连通,热网循环水泵(3)与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连接并提供动力,#1机组中压汽轮机排汽与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连接并提供驱动蒸汽,驱动蒸汽做功之后进入蒸汽喷射器(5)低压工质入口;
所述#2机组供热凝汽器(4)热侧工质入口与#2机组低压汽轮机(8)排汽和第一吸收式热泵(6)冷源入口相连通,热侧工质出口与#2机组凝汽器热井相连通,冷侧工质入口与热网循环水泵(3)出口连通,冷侧工质出口与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工质入口及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工质入口相连通;
第一吸收式热泵(6)冷源工质出口汇入#2机组凝汽器热井;第一吸收式热泵(6)与蒸汽喷射器(5)出口连接并获取其提供的驱动蒸汽,驱动蒸汽做功之后汇入#1机组凝汽器热井;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工质出口分别与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工质出口和热网供水相连通;
第二吸收式热泵(7)冷源工质出口汇入#1机组凝汽器热井;第二吸收式热泵(7)与#1机组中压汽轮机排汽连接,并获取其提供的驱动蒸汽,该驱动蒸汽做功之后汇入#1机组凝汽器热井。
2.一种耦合蒸汽喷射器及吸收式热泵的燃煤机组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蒸汽喷射器及吸收式热泵的燃煤机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将热网回水经过热网循环水泵(3)增压预定压力值;
增加后进入#2机组供热凝汽器(4)被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
加热后分流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吸收式热泵(6)被加热至第二预定温度,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吸收式热泵(7)被加热至第三预定温度;
两部分分别加热后汇合并对外供热,蒸汽引射器(5)利用汽轮机抽汽引射热网循环水泵小汽机(2)乏汽,提升蒸汽压力用于驱动第一吸收式热泵(6),通过调整进入第二吸收式热泵(7)的热网水及驱动蒸汽,调整热网供水温度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压力值的范围为:0.4-0.6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的范围为:60-70℃;第二预定温度的范围为:85-90℃;所述第三预定温度的范围为:85-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供水温度的范围为:8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94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