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及其更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9112.2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李飞;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65G1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姜玲燕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牵引 连续 装置 及其 更换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维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及其更换工艺,包括机架、限位架、履带板和更换装置;输送装置由履带板拼接组成,输送履带出现损坏时,可以只更换一块,且不需要对履带进行切割,节约了切割时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更换履带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运用轮切割机进行摩擦式切割,由于摩擦生热会产生大量含有SO2等有害气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凸形卡块和凹形卡块限制位置,使得履带板可以沿凹槽方向移动,在不需要更换时,通过第二伸缩杆配合卡槽限制履带板沿凹槽方向移动,在需要更换时,通过挤压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二伸缩管收缩,第二伸缩管不再卡合在卡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维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及其更换工艺。
背景技术
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是用于更换带式输送机履带的设备,随着我国矿井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主煤流串联运输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特别是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维检问题十分突出。
然而在更换驱动滚筒、托辊、胶带等部件时,经常遇到要对倾斜布置的胶带实施夹带(防跑带)、松带(维检作业)、切带(准备换带)、收旧带、卷旧带、放新带等作业,长期以来上述作业过程都是以人力操作为主,配用简易工具或装置为辅,在现场实战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发生重大恶性事故,传统连续换带方法多用固定板卡实施夹带或松带、用绞车和可移动夹子实施胶带的间断性的收放,作业人员需多次重复操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在换带过程中切割旧胶带时,传统方法为运用砂轮切割机进行摩擦式切割,此切割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切断一条旧胶带多则10多分钟,并且砂轮切割时由于摩擦生热会产生大量含有SO2等有害气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及其更换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牵引式连续换带装置,包括机架、限位架、履带板和更换装置,所述限位架固定连接于机架上,机架是输送设备的外部框架,限位架用于限制履带板拼接的输送履带的形状,履带板位于限位架上,履带板用于拼接成输送履带,更换装置位于机架一侧侧壁上,更换装置是用于更换损坏履带的装置,机架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用于带动输送装置工作,带动输送履带转动,电机位于更换装置一侧,机架一侧侧壁设置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轨配合第一电动滑块用于带动更换装置移动,机架另一侧侧壁设置有卸板槽,卸板槽用于将被拆卸后损坏的履带板引导至指定区域内,更换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机架;
更换装置包括底板、推移装置和侧板,推移装置位于底板顶部,推移装置用于带动更换装置上未使用的履带板移动,底板是更换装置的主体框架,侧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两侧侧壁上,侧板是用于限制更换装置上未使用的履带板的位置,底板一侧侧壁焊接有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用于带动更换装置在第一电动滑轨内移动,第一电动滑轨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用于驱动第一电动滑块在第一电动滑轨内移动,更换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滑块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侧板靠近底板一侧侧壁顶部均焊接有引导板,引导板用于引导将未使用过的履带板放置在底板上,其中一个引导板下方设置有凸形槽,凸形槽与第二连接板上的凸形卡块设配,凸形槽位于其中一个侧板靠近底板一侧侧壁上,侧板靠近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是侧板接触到第一伸缩杆的部分,弧面的设计使得输送履带工作时第一伸缩杆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弧形板上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是其中一个弧形板上接触第一伸缩杆的部分,移动板通过第二伸缩槽在接触第一伸缩杆时,受力挤压后进入第二伸缩槽内,不会挤压第一伸缩杆,移动板一侧设置第二伸缩槽,第二伸缩槽用于移动板受力挤压后收缩的槽,第二伸缩槽内设置有第三伸缩弹簧,第三伸缩弹簧用于在移动板不受力时推动其复位,第三伸缩弹簧一侧连接于移动板一侧侧壁上,移动板靠近底板一侧侧壁设置有接触式开关,接触式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动滑轨工作,接触式开关受力挤压闭合后第二电动滑轨通电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9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伺服电机
- 下一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