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8972.4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虞精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单元、背光单眼以及显示面板;背光单元设置于触控单元的一侧,背光单元包括刀光板和围绕导光板设置的框体,框体与挡光板的边缘连接,且框体与触控单元的一侧贴合,导光板与触控单元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显示面板设于容纳空间内,显示面板的一侧与触控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固定,显示面板的另一侧与导光板之间设有缓冲件。该液晶显示模组能够解决液晶显示模组贴合过程中,显示面板应力不均,导致液晶显示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模组的贴合过程中,显示面板与背光单元通常通过双面胶框进行贴合固定,而在此类硬对硬(Hard-to-Hard,HTH)贴合制程中,显示面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使得显示面板应力不均,导致显示面板内部的液晶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边缘出现漏光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液晶显示模组贴合过程中,显示面板应力不均,导致液晶显示模组边缘漏光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单元;背光单元,设于所述触控单元的一侧,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光学膜片组和围绕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并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边缘连接的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触控单元一侧贴合,且所述光学膜片组与所述触控单元之间设有容纳空间;以及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与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固定,且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学膜片组之间设有缓冲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边缘处的泡棉,所述泡棉的一侧与所述光学膜片组抵接,所述泡棉的另一侧与所述显示面板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厚度T满足条件:1mm≤T≤2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与所述触控单元通过双面胶贴合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胶被构造为与所述框体的形状相同的方框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触控面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面板设有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于所述绑定区,所述框体与所述触控面板贴合;所述双面胶的对应所述绑定区的位置设有用以对所述柔性电路板进行避让的避让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框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D满足条件:D≥0.5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单元包括透光盖板,所述框体与所述透光盖板一侧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背向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一侧。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前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上述液晶显示模组通过将背光单元的框体与触控单元的一侧进行贴合,并在光学膜片组与触控单元之间设置容纳空间,将显示面板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在显示面板与触控单元之间设置第一粘结层,并在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组之间设置缓冲件,以使显示面板固定在容纳空间内,避免显示面板直接通过双面胶框与光学膜片组进行贴合,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在与光学膜片组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进而避免贴合时显示面板应力不均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边缘出现漏光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与背光单元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双面胶设置避让口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预应力钢制锚垫板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防拆封装结构及防拆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