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砂磨机筒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8866.6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童胜宝;郭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领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B02C17/22;B02C17/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田静 |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砂磨 机筒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砂磨机筒体,包括刚性筒本体和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包括与筒本体内壁贴合并磁力吸附于筒本体内表面拼接覆盖筒本体内表面的多块磁性衬板;每一块所述磁性衬板包括沿着筒本体圆周侧面分布的本板体,还包括沿着筒本体径向延伸的磁场形成件,两相邻的磁场形成件与其二者之间的本板体形成封闭磁场,每一封闭磁场从筒本体内表面向着筒本体内部方向逐渐减弱;每一封闭磁场吸附多层磁吸球体覆盖在磁性衬板表面,在每一封闭磁场的作用下,靠近筒本体内部的磁吸球体保持向着磁性衬板方向移动的趋势;本发明在砂磨机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磁力吸附层状分布在筒体内壁的具有磁吸性的球体自动补位填充,保证筒体内部球体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砂磨机筒体。
背景技术
砂磨机采用偏心盘研磨结构,使研磨介质能够得到最大的能量传递,研磨效率高,采用双端面带强制冷却机械密封,密封效果好,运行可靠。砂磨机的筒体是磨矿作业的主要工作场所。传统的砂磨机筒体是钢件筒体与衬胶一体式结构,衬胶粘附在筒体内壁上。经过多次磨矿作业,筒体内的衬胶被磨损后,需更换整只筒体,更换下来的旧筒体或者被丢弃,或者返厂重新衬胶,筒体的使用成本高。且现有的耐磨功能多是通过静态的耐磨层实现的,一旦损坏不具备自修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砂磨机筒体耐磨性的组件,本发明在砂磨机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磁力吸附层状分布在筒体内壁的具有磁吸性的球体自动补位填充,保证筒体内部球体均匀分布。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砂磨机筒体,包括刚性筒本体和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包括与筒本体内壁贴合并磁力吸附于筒本体内表面拼接覆盖筒本体内表面的多块磁性衬板;
每一块所述磁性衬板包括沿着筒本体圆周侧面分布的本板体,还包括沿着筒本体径向延伸的磁场形成件,两相邻的磁场形成件与其二者之间的本板体形成封闭磁场,每一封闭磁场从筒本体内表面向着筒本体内部方向逐渐减弱;每一封闭磁场吸附多层磁吸球体覆盖在磁性衬板表面,在每一封闭磁场的作用下,靠近筒本体内部的磁吸球体保持向着磁性衬板方向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所述磁性衬板其相邻的两磁场形成件相互接触形成拼接。本发明中两相邻的磁性衬板的相邻的磁场形成件互相抵住对位,利于磁性衬板有效覆盖筒本体内表面有效保护筒本体。
优选所述磁吸球体包括钢球。本发明中优选磁吸球体为钢球,利于降低成本。
优选所述磁吸球体直径为3mm,磁性衬板表面吸附有3层至4层的磁吸球体。本发明砂磨机使用的陶瓷球直径为6mm,磁吸球体显著小于陶瓷球,利于磁吸球体全部都磁吸在磁性衬板的表面,避免陶瓷球的干扰,利于动态耐磨层的稳定成型。
优选所述磁吸球体随着砂磨机使用陶瓷球的补充而同步补充。本发明中损耗的磁吸球体随着陶瓷球的补充而补充,有效保证磁吸球体组成的动态保护层持续自修复保护磁性衬板和筒本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本体内磁场的作用下磁吸球体自动从筒本体内部向着磁性衬板的方向补位形成覆盖磁性衬板的动态保护层。本发明中动态保护层的形成在磁性衬板的磁力作用下稳定形成,而磨矿过程中的离心力也促进了不断补充进入筒本体的磁吸球体补位至动态层。
优选所述本板体的厚度为30mm。本发明中磁性衬板的本板体厚度足够,其磁力强大,有效保证两侧分别与筒本体和动态层磁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筒本体通过拼接覆盖筒本体内表面的磁性衬板将多层磁吸球体动态吸附于磁性衬板的表面形成动态耐磨层,磨矿过程中,砂磨机中的陶瓷球以及矿均与磁吸球体相接触,处于较外层的磁吸球体在不断的摩擦过程中磨损,体积不断减小,在磁场的作用下逐步向着磁性衬板的方向移动;向着磁性衬板的方向,磁吸球体的尺寸逐渐减小,磁吸球体对磁性衬板的保护更加致密,减少矿与磁性衬板与筒本体内表面的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领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领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