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残差网络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8049.0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简志华;徐嘉;韦凤瑜;朱雅楠;于佳祺;吴超;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5/51 | 分类号: | G10L25/51;G10L25/30;G10L25/03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网络 伪装 语音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语音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残差网络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特征提取模块对语音信号x(n)进行处理后得到基于调制频谱的语音特征‑常Q调制包络;S2:将提取出来的常Q调制包络特征以Q调制包络特征图的形式输出,经预处理后输入到改进后的ResNet分类网络中;S3:Q调制包络特征以图片的形式输入到分类网络中后,首先通过1个7×7卷积层和一个3×3池化层,然后通过16个残差单元实现深度特征提取;S4:经过16个残差单元后,通过平均池化层,最终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输出语音分类。本发明通过常数Q变换与采用改进残差网络,提高了伪装语音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残差网络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伪装语音检测技术是指根据语音特性的不同,将伪装语音(包括重放语音、合成语音、转换语音及模仿语音)检测出来,达到区分真实语音和伪装语音的目的,在语音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常用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包含特征提取和分类器两部分。目前,特征提取多用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s)、常Q倒谱系数(Constant Q Cepstral Coefficients,CQCCs)等,常用的分类器有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检测特定种类的伪装语音,伪装种类未知时,检测效果下降,无法适应多变的伪装语音挑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残差网络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利用残差网络的伪装语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特征提取模块对语音信号x(n)进行处理后得到基于调制频谱的语音特征-常Q调制包络(CQME);
S2:将提取出来的常Q调制包络特征以Q调制包络特征图的形式输出,经预处理后输入到改进后的ResNet分类网络中;
S3:Q调制包络特征以图片的形式输入到分类网络中后,首先通过1个7×7卷积层和一个3×3池化层,然后通过16个残差单元实现深度特征提取;
S4:经过16个残差单元后,通过平均池化层,最终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输出语音分类。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特征提取模块对语音信号x(n)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输入的语音x(n)通过一个分频滤波器组,将语音分成K个不同频段的信号xk(n),其中k=1,2,…,K;
S12:对分频求得的信号xk(n)提取包络;
S13:对语音包络进行非线性处理;
S14:将经过非线性处理的包络lg(mk(n))通过常数Q变换变换到频域;
S15:计算每个频率段的均方值,得到基于调制频谱的语音特征——常Q调制包络(Constant Q transform modulation envelope,CQME)。
进一步地,步骤S2中,Q调制包络特征图为以频率——幅值为横纵坐标绘制的图像。
进一步地,步骤S2中,输入到ResNet分类网络的调制包络特征图经过预处理将大小调整为224×224×3。
进一步地,步骤S2中,ResNet分类网络为50层的残差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