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7762.3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业成;金卫峰;于泽群;叶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道路 建设 边坡防 水土流失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及方法,包括边坡基土层、植被层、边坡支护框体、支护机构和种植槽,通过锤击环形锤击件将桩体插入至边坡基土层内,使得限位环的底部与边坡支护框体的顶部贴合,进而实现对边坡支护框体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边坡支护框体对道路边坡进行支护,再通过转动转柄,通过转柄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方形滑块与方形滑块的螺纹配合,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方形滑块向下移动,通过方形滑块带动铰接杆沿着其与连接块的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沿着滑轨向外侧滑动,进而推动插杆伸出至通孔的外部后,插入至边坡基土层内,使得桩体稳定插入在边坡基土层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建设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按地层岩性分类: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按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通常会用一些支护机构对边坡进行支护,来防止边坡水土流失。
现有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往往不够稳定,支护机构容易松动,导致支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结构,包括边坡基土层,所述边坡基土层的上表面设有边坡表土层,所述边坡表土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边坡支护框体、固定机构和穿孔,所述边坡支护框体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穿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机构与穿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桩体、转柄、环形锤击件、限位环、螺纹杆、加强机构、方形滑块和锥形块,所述桩体活动套设于穿孔的内侧,所述桩体为空心设置,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桩体的内侧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于桩体的顶端后与转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锤击件的底端与桩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柄和螺纹杆均设置于环形锤击件的内侧,所述限位环固定套于桩体的顶端外侧,所述方形滑块滑动设置于桩体的内侧,所述方形滑块上通过贯穿开设有的螺纹通孔螺纹套设于螺纹杆的外侧,所述锥形块的顶端与桩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机构位于螺纹杆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机构包括铰接杆、连接块、通孔、插杆和滑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穿孔均匀贯穿开设于边坡支护框体的四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杆顶端与方形滑块底部铰接,所述铰接杆底端与连接块顶部铰接,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桩体的内侧底端,所述连接块底部与滑动连接于滑轨上,所述插杆至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杆的一端均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与插杆一一对应设置,若干个所述通孔均贯穿开设于桩体上,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为锥形设置,所述插杆的另一端插入至与其对应的通孔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杆为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穿孔的孔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坡表土层的上表面位于种植槽的内侧设置有植被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边坡防水土流失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边坡支护框体放置在边坡表土层的表面,通过锤击环形锤击件将桩体插入至边坡基土层内,使得限位环的底部与边坡支护框体的顶部贴合;
S2.转动转柄,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方形滑块)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7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