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6139.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申月;周园;张生娣;李翔;海春喜;孙艳霞;曾金波;任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14 | 分类号: | G01N25/14;G01Q60/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810000***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合 体系 共晶点 确认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确认方法包括:(1)将初始质量为m0的共晶水合盐体系加热至熔融,并使所述共晶水合盐体系的质量减少至90~97%m0,从中取第1号样品进行AFM测试,粗糙度记为Rq1;(2)向步骤(1)中体系加入质量为0.4~0.8%m0的水并混合,从中取第2号样品进行AFM测试,粗糙度记为Rq2;(3)当Rq1>Rq2时,继续向步骤(2)中体系加入质量为0.4~0.8%m0的水,重复步骤(2)的操作,直至第n号样品粗糙度Rqn为最小,从而获得第n号样品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共晶组成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精确判断共晶水合盐体系相变储能材料的共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晶点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共晶水合盐体系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通常通过在固相下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各个组分,然后将混合物在搅拌的同时加热熔融使其充分混合得到。然而,样品制备通常采用分析纯的水合盐为原料组分,其水含量并没有处于最优值,在熔融态下进行混合时,受容器的密闭性影响,样品体系中的水分子处于不断蒸发的状态,表现在相图上即是沿着水线在共晶点E附近移动,同时由于搅拌过程中少量样品容易溅到容器壁并产生附着,导致即使按原始质量进行蒸发水分的补充依然无法精确回到共晶点,从而导致无法判断体系是否处于严格的共晶状态。当前现有的制备技术只是确保体系到达共晶点附近,其接近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及其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共晶水合盐体系的组成配制原料并混合形成质量为m0的水合盐混合体系,再将该水合盐混合体系加热熔融,并在该水合盐混合体系的质量减少至90~97%m0时,从其中取第1号样品进行AFM测试,并记录该第1号样品的粗糙度Rq1,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的质量为m1;
(2)向步骤(1)中质量为m1的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中加入质量为0.4~0.8%m0的水进行稀释,之后从中取第2号样品进行AFM测试,并记录该第2号样品的粗糙度Rq2,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的质量为m2;
(3)当Rq1>Rq2时,向步骤(2)中质量为m2的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中加入质量为0.4~0.8%m0的水进行稀释,再重复步骤(2)的操作,直至从质量为mn的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中取出的第n号样品的粗糙度Rqn满足Rql>Rq2>......>Rqn且Rqn<Rqn+1时,确认该质量为mn的余留水合盐混合体系达到共晶状态,其中Rqn+1为第n+1号样品的粗糙度,n≥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共晶水合盐体系共晶点的确认方法于制备具有精确共晶状态的共晶水合盐体系相变储能材料中的用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精确共晶状态的共晶水合盐体系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6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