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5828.5 | 申请日: | 202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衍俊;刘珠明;陈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脉 仿生 通道 耦合 射流 系统 | ||
1.一种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压连接的盖板、射流板和微通道板;
所述射流板靠近所述盖板的一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条一级流道,且该一级流道的一端与设于所述射流板一侧的冷媒入口相连通;所述一级流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条二级流道,且位于所述一级流道同一侧的二级流道之间通过肋板相互间隔;所述射流板上的每一所述二级流道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射流板的冷媒喷嘴;
所述微通道板靠近所述射流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射流板完全相对应一级流道和二级流道,且所述微通道板上的一级流道的一端与设于所述微通道板一侧的冷媒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射流板之间、所述射流板与所述微通道板之间为采用密封圈或密封胶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上的一级流道和二级流道呈植物叶脉网络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上位于所述一级流道同一侧的多条二级流道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上的一级流道与所述二级流道之间所成夹角的范围为3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位于所述射流板的一侧与所述冷媒出口位于所述微通道板的一侧为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上的一级流道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冷媒入口一端至远离所述冷媒入口一端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冷媒喷嘴的中心均位于其所在二级流道的中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喷嘴为射缝或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脉仿生微通道耦合射流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流道和所述二级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和圆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58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换电柜
- 下一篇:刚性悬挂接触网用旋转腕臂支撑瓷绝缘子





